一个个为了一筐冰糖橘卖不出去,而捶胸顿足,甚至孙叔这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哭泣时,他真正被触动了。
国家的扶贫号召早就开始了,但是因为地域的限制和政策的扶植需要时间,所以新安村的村民们依旧很是艰难。
特别是今年的yi情情况很是严重,让新安村损失惨重,他于心不忍。
这些看着自己成大,靠山大学的村民们或多或少给自己帮过忙。
比如,苏景父亲是个木匠,腿摔伤的时候,是李年华帮着完成了摔伤前接的活。
这也是李婶子几次三番为难自己,他都能宽容以待。
在苏景父亲离世的时候,是村子里帮忙操持丧礼,这一切的一切,苏景铭记于心。
他似乎是想通了什么,面带笑容的回答道:“因为我是新安村土生土长的人,因为他们帮过我,因为父亲和母亲的期望,因为老村长不辞辛劳的给我指路。”
苏景尤其坦然,这么长时间下来,他没有走出父亲离世的阴影。
现在他正式走了出去,而且心向阳,无惧悲伤。
“苏村长还真是个...怎么说来着,哦对了,知恩图报的人。”游客想了半天终于是想起了一个词。
苏景轻笑一声,知恩图报完全说不上,因为他自己觉得还没有将新安村真正带上正轨,让所有村民富足起来。
而且他感觉自己亏欠新安村还很多,需要自己一生的劳累来回报。
“今天在新安村逛了一圈,感觉怎么样?”苏景立马问道。
他习惯性的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下一个个亲身体验者的感受。
“挺有意思的,感觉全身很是舒畅。”游客狠狠的伸了一个懒腰:“常年在大城市中打拼,很久没有这么慢悠悠的度日,也好久没有这么放松心情,尤其是在夕阳下漫步,看着一个又一个闪烁的星星亮起,很是舒畅,还有,新安村的村民们都很热情,对了,说道这个,今天那个红烧肘子真是一绝。”
游客突然变得开朗起来,直接竖起一个大拇指。
这些完全是对新安村的好感,苏景更想要了解的是新安村的不足之处。
“那有什么觉得要改善的地方。”苏景认真的问道。
“额...”游客陷入了沉思,一时间居然答不上来。
“我觉得,就是女生能够体验的项目有点太少了。”游客的女朋友立马回答道:“全是垂钓还有栽种树木,以及那个电竞体验室,女生们都喜欢花花草草之类的,而不是有些单调的橘子树,其实新安村的景色很好,但是太过自然了,没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