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谁带领咱新安村致富?来,说说看,有点啥新想法?”
苏景将自己的笔记本放到了老村长的面前。
“我是这么想的,在我们村还没有开始种植冰糖橘之前,每户人家都是有着自己特色的农产品和香肠等腌制品。”
“嗯。”老村长带上老花眼镜,不停的翻阅着苏景的笔记本,听着苏景的叙述。
“昨天,我收到客户的私信,老李家为了表达歉意,所以将自家的腌肉一起寄给客户,客户很喜欢,甚至愿意出高价购买。以此来看,咱们是不是可以把农产品扩宽到不限于冰糖橘一种。”
老村长点点头,看着苏景做的笔记,噗的一声笑起来, “确实,你这记得还真是详细,连我家的辣白菜都能给写上。”
“这不是以前淘气,跟着三叔偷偷的吃您老腌的辣白菜吗?”
苏景先是有点不好意思,继续道:“李立主任说得对,发展单一农作物经济根本改善不了咱新安村的现状,既然是生态园,那就必须要强大自身的实力。”
“想法确实是可行的,可...”老村长看向门口,忍不住叹出一口气:“那条路不平整,简直是阻碍咱们发展的大问题啊!你列出来的这些农产品大部分都经不住过多颠簸,会影响菜品质量。”
苏景也点点头,将笔记本翻到最后面,再递给老村长,“老村长,你看一下我的规划。”
“这...不是咱们村子的布局图吗?”
老村长看着苏景画得简要地图,紧接着下面还画了一个表格,第一行写着“苏景,3万。”
见多识广的老村长立马明白,“你打算让咱们村集资修路?”
稍微停顿了会,老村长脑子里过了下那条路的路面情况,继续道:“根据以往的经历,哪怕咱们只是把十几处不平整的地方,先整平了,这个成本起码也要10多万啊。”
“嗯,老村长,我的确是这么想的,与其等县里拨款,遥遥无期的等待,不如咱们先把不平的地方规整下,现在不是农忙的时候,咱们自己出人,是不是还能把成本往下压一压?”
“确实,到时候估计10万左右就能拿下。这样吧,我先代表我家老二、老三集资4万。你的,加上我家,这样有7万了,剩下的3万,在村里集资,看看吧,实在不行,我再让我家老二、老三多拿点……”
老村长还想往下说下去,可苏景摆了摆手,打断道:“老村长,这不合适,路修好了是整个村子的收益,怎么能让您一家全包了?咱都不是大户人家,这次村子里的群众工作我去做,正好也锻炼下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