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次受伤也是李愔故意的,他只是想要用这种方法将李恪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已。只是没想到,似乎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随着狩猎的结束,除夕的脚步也渐渐来临,李恪算了算过了年就是贞观五年了,这一年算是比较重要的年份,因为李恪记得上一次自己就是在贞观五年搬出了宫,有了自己的府邸。
只是李恪对李愔到底有些不放心,李愔这些日子因为腿伤越发的宅了起来,除了自己几乎不想见任何人,李恪没办法只好说道:“如果我估算没错的话,阿爹估计要分封诸王了,你年纪也不小,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已经受封,你……你最近乖一点,回头我也能跟阿爹求求情啊。”
李愔还没来得及为能够受封这件事高兴,就发现自己最怕的事情来了——在去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请安的时候,长孙皇后直接说道:“圣人,三郎年纪渐长,王府事宜是不是也该着手准备了?”
李世民最近新添了两个儿子,心情正好,眼见着最器重的两个儿子也逐渐长大成人,听长孙皇后这样说也没有反对直接说道:“好。”
李恪听了之后起身行礼:“多谢阿爹娘子关爱。”
终于能搬出宫了!只要出去,哪怕不是得到绝对的自由,也不至于每天在这宫里跟坐牢一样。李恪难得的显出一副兴奋模样,李世民会心一笑大手一挥:“听闻你同河东县公交好,王府就选在县公府旁吧。”
李恪:……
第44章
对于要跟裴瑄做邻居这件事情,李恪虽然觉得有些意外,却也没什么抵触情绪,整个长安城内的中心地段就那么点,当初李渊宠信裴寂,裴寂被封为魏国公,房子的地理位置自然也是城中最好的,后来这栋房子又给了裴瑄,李恪搬出去哪怕不是跟裴瑄做邻居也会距离他很近的。
只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想要建王府,自然就要将原本住在那里的百姓给迁走,然后在迁走了几家百姓之后,都料匠一算,坏了,地方不够!而在旁边那也是个国公府——那是陈国公侯君集的府邸。
亲王府邸自有制式,若是有哪里出了问题,负责这部分的都料匠就等死吧,一时之间都料匠也汗如雨下,之前制式大致估算了一下,而现在得出准确数据之后其实差的也不算多,不过是横向差了一尺左右,可就算是一尺下面的人也不敢轻易忽视,连忙给报了上去。
不过就算报了上去,户部那边也只会让他们去想办法,别说到后来这些都料匠还真想出了一些办法——拆河东县公家的围墙!
当然他们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