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是水货。
在登录“芦花物理杯”官网,打开白芍芍团队的论文前,他们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但当他们打开那篇论文,还是发自内心的被震撼到了,甚至能理解为什么这样的论文会被质疑。
过于前沿的新鲜物总是很难被落后于前沿一大截的人所接受,就好像时尚圈的审美也与寻常人的审美很难达到一个共同点。不是有什么贬义在里面,而是当今社会极为普遍的一个现状便是如此。
这可是将原本已经被判定21世纪,或者说起码是21世纪的前半部分不可能有新的可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科研成果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径直往前推动了不知多少步!将bec与s原子融合,而后便可以进一步实现其他设想并排除错误答案,再进一步得出新的成果。
而今天,听到白芍芍的答辩演讲以及对评委老师们的回答,这才彻底坐实了他们心中的这个猜想。
‘果然如此。’他们在内心想着,‘他们真的有了新的研究进度,这可真的太令人艳羡和震撼了些。’
比起第三轮评审时孟云义他们的质疑,总决赛的参赛选手不仅没有对白芍芍他们的成果和展现出来的实力表示不解,因为他们明白,这篇看似只是寻常竞赛论文的《多重耦合振子系统下bec与s原子融合探寻》到底意味了些什么,又为何评委老师们的问题听起来似乎比对其他参赛选手时有“放水”嫌疑。
那不是放水,只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白芍芍团队的人对这个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度更了解。
就好像,有谁能比牛顿更理解自己的万有引力定律到底是在讲些什么?高考时选用了某个作者杂志文章作为高考阅读理解文章的出题人也并不理解作者在结尾提及写那个蓝色窗帘的真正意义。
毋庸置疑,这句对视一场令所有关注物理领域的人目眩神迷的精彩演讲。
即使存在竞争关系,在场参赛选手也不由以热切的眼神看向白芍芍团队几人,只恨迫于“素质”问题不能说话,否则他们必得立马和他们加上联系方式,不论是考虑到人脉关系亦或者是单纯的互相讨论学术,都是有利无害的社交。
在白芍芍之后,还有许多团队答辩代表上台发表讲演。
他们固然也表现出色,只是运气可能不太好,这才排在了白芍芍团队后面进行答辩。虽然说出来可能有一些不好听,但事实就是如此。有了珠玉在前,很少有人会再格外欣赏和赞叹排在后面略显失色的瓦片,因为珠玉已经拔高了他们对后面其他团队的期望和心底标准线,自然使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