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不带理的,必须拿出逻辑严密的证明过程和至少三个权威人士的同行评审结果才会愿意看一眼,也就那些不懂行的人才以为真的证明了,被骗得团团转。
刚听说“周氏猜测”被证明了的消息时,数学界众人都以为还是老套的骗局,不由“嗤”了声,心说现在的骗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吹牛也不知道吹个大的,什么“黎曼假设”、“哥德巴赫猜想”都吹一下才更能骗人啊,“周氏猜测”在这种世界难题面前算个什么鬼。
但他们又打听了几句,才发现,这次竟然不是吹牛骗曝光率的,而是真的往sci投稿论文还被通过了。
那可是sci啊,就连第一轮审核都是有一定学术能力的人在负责,何况是学术编辑?必定是数学界有名有姓的权威者,而且绝对经过了不止一次的审核,甚至可能是全部学术编辑都看过了这篇论文,都没有找到问题才会同意刊登发行并进行宣传工作。
一时间,以数学界为大头的大批学术人士都被引起了好奇心,《数学年刊》官网后台的期刊预定量立马蹭蹭上涨。他们都想看一下,到底是身为sci的《数学年刊》和那些权威大牛们在审核时少见地出了错漏,还是真的有人把“周氏猜测”给证明了出来。
如果是前者,多多少少会成为一个两年内不会消停的茶余饭后大笑料,毕竟翻车的可是sci,但如果是后者……那意味着的可就深了。
购买期刊的人好奇,给《周氏猜测的证明》这篇论文审核通过回复的几个学术编辑其实也很好奇。
只不过,他们好奇的是这篇论文的投稿者到底是谁,都觉得是熟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这种猜测肯定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研究,而不是像现在许多本科的毕业论文那样,格式和大纲差不多说得过去就可以水完的。
对于这个猜测,cecilia表示了不解:“之前,我们不是搞了一大波乌龙吗?是熟人肯定早就说了吧,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们当时都是直接对外说的是他论文有问题,那个游戏其实坦白说不太地道,相当于公开处刑了,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错误论文被传出去,还有那么多人指指点点,肯定忍不住发飙。”
byron他们也没法解释这个逻辑bug,便说等着吧,反正等期刊上了他们就知道到底第一作者是谁了。
当然,也不排除这篇论文署名只有一个作者的概率,只是概率有点小,毕竟现在大家搞研究都是团队合作,先立项再研究,已经很少见上个世纪科学家们那种“单打独斗”的研究模式了。
以防给认识或者同一国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