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过于寒酸了。
”按丁寿心思,刘瑾怎么也该寻个金丝楠来。
“咱家只怕,临到终了,连这块杉板都是奢求。
”刘瑾凝目寿材,神情萧索,似有无尽心事。
“公公何出此言,您老随侍春宫,简在帝心,朝政大事尽数托付,放眼朝中,谁人有此殊荣,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拂逆您老心意。
”对老太监的杞人忧天,丁寿大不以为然。
“处在咱家的位置上,这仇人是少不得的,那些人嘴上不敢说些什么,一个个心里怕是早恨不得将咱家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刘瑾自失一笑,轻轻摇头。
“公公多虑,您手段虽烈,但都师出有名,那些官儿底子也不干净,真有敢老虎嘴上拔毛的,蹦出来一个咱杀一个,出两个我杀他一双。
”丁寿连办了几桩大案,对朝中文武的操性算是有个清楚认识。
“你能杀得多少?”刘瑾诘问教丁寿一愣,诧异道:“能有几个?”“你这段时日顺风顺水惯了,有些目中无人,但凡在宦海沉浮的,又有几个痴蠢之人,不过碍着你锦衣缇帅的身份,又事不关己,不肯轻易招惹罢了,”刘瑾两手虚张,比划道:“这大明天下就好比是一口大锅,文武百官都在这口锅中捞食,你有本事尽可多吃几碗,瞧哪个吃相不佳,也可以去掀了他的饭碗,只要没耽误其他人吃饭,那些人也不会寻你的麻烦,但若是釜底抽薪,让所有人都吃不得了,那可便是犯了众怒……”刘瑾点点自己胸口,洒然一笑,“而咱家我,便是那个抽薪之人……”顿了一顿,刘瑾转目丁寿,继续道:“咱家严刑峻法,兴革吏治,清丈田亩,查盘天下军民府库钱粮、各边年例银、都司卫所军器、两淮盐运司革支盐引,乃至夫运、柴炭等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不知断了多少人的财路,赖着圣恩护佑,他们敢怒不敢言,可这股怨气积攒着,只等得着一个机会,便会如疯狗一般扑上来,将咱家撕个稀烂,呵呵,届时咱家恐连一具全尸都难保全……”听刘瑾说得郑重,丁寿背脊间也不禁升起一股凉意,“公公既有隐忧,又何必……如此行险?”“不得不为呀,”刘瑾露出一丝苦笑,“咱家何尝不想韬光养晦,求个两全,只是如今这大明朝厝火积薪之下,早已到了危机四伏的境地,由不得咱家独善其身。
”“先帝爷宽仁,在百官眼中是个励精庶务的有道明君,对屯田、盐法、马政等弊端也尝渐次修举,然清丈止于腹里,沿边屯田废弛尤甚,以至边地米价涌贵,以开中商课接济银两终岁不息,至使权豪势要勾连兜揽粮草,肆无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