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顾三娘没有见识,就连沈拙接了圣旨也是啼笑皆非,眼看朝中举荐沈拙的呼声越来越高,靖文皇帝哪里还能假装视而不见,恰巧安妃在这个时候授人以柄,兼之前几日谏官的折子一经流出,逼得靖文皇帝不得不下了这道圣旨。
只不过,要让沈拙轻巧巧的做了国子监祭酒,靖文皇帝又心有不甘,故此,他以沈拙履历空缺为由,在三日后设台辩论,只要沈拙赢了,方可出仕为官,若是输了,从今往后再不许任何人提起这话。
孙氏惊讶的说道:“一个人跟十六个人辩论,我的老天爷,这可如何辩得赢?”
屋里的人都道靖文皇帝是在有意为难,顾三娘却回想起刚进蒋府,御哥儿无意翻到沈拙的书,他最擅长的似乎就是跟古人隔空吵架。
☆、第91章
靖文皇帝下旨,令沈拙与十六学士辩论,辩赢方可出任国子监祭酒,辩题由靖文皇帝亲自拟定,即是‘天子诸侯之传世,立嫡与立贤,孰优孰劣’,姑且不论这场辩论的输赢,单说辩题一经流传,满城文武百臣震惊不已,这皇帝恐怕是起了废储的心思。
不提太子一方是如何的夜不能寐,只说辩论地点就设在郊外的清水寺院,到时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庶民百姓,皆可入寺观战,与沈拙相辩的十六位学士,有朝廷里的官员,也有自来民间的书生,他们个个饱读诗书,能言善辩,都是皇帝亲点的辩手,身上担负着只许胜不许败的重任。
在辩论之前,关于胜负已有诸多猜测,有说沈拙对战十六学士,恐怕是输定了,便有人反驳,当年商鞅舌战群儒,以一敌十,辩得秦国贵族哑口无言,这沈拙师出谢柏,未必没有胜算。还有人以为,皇帝以多胜少,就是赢了也胜之不武,便有人不服气的说道,举凡入仕,谁不是一步一步往上爬,沈拙此前无官无职,却想以举子之身出任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若是叫他轻而易举的通过了,又怎能显出他的本事?
这三日,京城到处都在谈论这场辩论,还有些头脑灵活的人甚至以此下起赌注,到了辩论这日,清水寺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寺外甚至还摆起庙会,开场之前,沈拙趁着空闲,特意带顾三娘兴致勃勃的逛起庙会。
顾三娘这些日闷在府里,身边围着一圈仆妇丫鬟,就是偶尔想要动动针线,也要被人苦口婆心的劝阻,这会子在庙会上东逛西看,不禁觉得浑身轻快许多。
沈拙一路走来,随手买了不少小玩意儿,甚么香囊,手帕,鸡毛键,不到半日,他的两手就提满了东西,空着手的顾三娘细细清点一番,心疼的说道:“我做的香囊手帕比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