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读下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这样一番话骂下来,都觉得自己也有文化了呢。
最出挑的则是另一个寒门出身的名士,他和冯克己一样出身乡野,见惯了民生疾苦,同理心十分强,写出来的文章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据说京城门口的小吏一读,就有不少不识字的百姓跟着抹眼泪,都说这文章好,写文章的人是真正明白他们内心苦痛的人。
有了中上层读者打底,又扩宽了平民百姓,报纸的名气以京城为中心点,迅速向各州辐射。
现在京城老百姓一大爱好,上茶楼听说书先生念报纸。别说,这报纸上写的东西范围是真的广,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百姓民生都有所涉及,选材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顾玦本就头脑灵活,又有点离经叛道,和顾淮之生活了这么久后,不知不觉被顾淮之影响,脑洞比谁都大。写起文章来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又贴近百姓生活,比如今天写的这个《如何成为名士》,以那位寒门名士为人物原型,结合冯克己的部分经历,讲述了一个有志青年是怎么不畏艰辛艰难求学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士的故事。其中有狗血有打脸还有极品亲戚,短短两百来字的篇幅被说书先生进行艺术加工后,完全就是一部大男主升级爽文,听得人如痴如醉,心情随着主角的遭遇而跌宕起伏。
就是在极品亲戚这一栏,不少人暗自嘀咕,这些嫌弃男主命硬克亲,又嘲笑女主家是绝户的嘴碎闲人,好像跟自己有点像啊…自己昨天还在跟人唠嗑别人家的破事儿来着……
更有报纸上写的国内各项大事儿,让百姓们头一回意识到,呀,原来国家大事我们也能参与啊?大晋原来这么大的吗?每一州的天气竟然都不同,各地的风俗也不同,听起来倒是有趣,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感觉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了呢。
至于读书人,那就更不用说了。每次报纸一出,必须人手一份。这上面印的可都是国之大事,最新消息都在里头,谁要是不看,出去和好友聚会都插不上话。
至于官员们,就冲着报纸刊头的“大晋报纸”四个御笔亲书,也得掏钱买买买啊。
是以报纸一经刊印,很多时候都供不应求,让暗搓搓等着看福王笑话的人憋了一肚子气,也让冯克己对报社改了观:这样得民心的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就是每期总有那么几篇不正经的文章,看着很是碍眼。
要不是觉得自己正面怼不过顾玦,冯克己真想撸起袖子跑去顾府把顾玦也骂个满头包。你说你做报纸就好好做,干什么弄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印上去?浪费不说,还拉低整份报纸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