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么清楚,这记忆力,不得了啊。
顾玦忍不住看向顾淮之,乐道:“这孩子的记性倒是随了你,过两年开蒙不用愁。”
老头子也不用天天在家忧虑顾淮之没有养孩子的经验,把好好的重孙给养瘸了。
说到这个,顾淮之也不由自豪。顾燮是真的机灵,学什么都快,记性绝佳。顾淮之晚上跟他讲故事,第二天他还能复述个大概。这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完全甩同龄人好几条街。由不得顾淮之这个当爹的不骄傲。
他的崽,就是这么聪明!
徐晰也挺为妹妹高兴,嫡长子越出色,妹子地位越稳。小外甥这么聪明伶俐,他这个当舅舅的也深感自豪。
这孩子身上也流了一半徐家的血呢。
才三岁的顾燮小朋友被一帮名士大佬一起夸,以这些人的身份地位,等他们回了京城,京城里又得多一位神童传言了。相比他爹六岁嘴炮林郡守才出名,在出名要趁早这一方面,顾燮小朋友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
顾玦等人休息了一天,接着便满血复活跑过来找顾淮之,问他康郡的特别玩意儿是什么?
然后,顾淮之就领着他们来到了城内的驰道出发站。
看着面前长长的轨道,顾玦等人都是懵逼的,这是啥玩意儿?没见过啊!
等到马夫将马车赶过来后,几人的表情更加迷茫。这种木头铺的轨道,马车能走吗?
事实告诉他们,能!
顾淮之吩咐车夫稍微把速度放慢点,慢慢在城内转一转。
这种新式的出行方式立即勾起了大伙儿的好奇心,一路上走马观花参观了一番康郡府城的风光,大家心里都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儿。
徐晰眼神最好,一眼看出城内最大的优点,“城内十分干净,一路走来,路上并无任何秽物。就算是贫民住的那一片,也干干净净的,竟是比京中的贫民区还干净。你倒是有办法,竟然连贫民都教化成功了。”
贫民一天天为生计发愁奔波,能维持一家的嚼用就不错了,哪还有心思关注卫生问题?
顾淮之微微一笑,没有答话。这也是之前几个月大施工的功劳,修路这么大的工程量,顾淮之都把主意打到山民头上了,城内的丁壮自然也全面出动了。当然,因为顾淮之给的好待遇,他们心里没有任何不情愿,反而美滋滋的。就连治安都好了不少——小混混们也都跑去工地干活凭本事挣钱去了,偷鸡摸狗的事儿自然就少了。别说小混混了,府城现在连乞丐都没了,全都跑去工地上干活攒钱去了。几个月下来,他们攒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