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淮之神情不变,他又不是圣父,对于该死的人,从来不会有同情心,“依臣之见,只诛首恶,不知情的士子,罚他全族三代不能科举。”
冯克己瞅了顾淮之一眼,只觉得牙疼,这小子哪里心慈手软了,分明心比谁都黑!明面上是保住了这些人的性命,实际上,全族三代不能参加科举……呵呵,那还不如死了,好歹能保子孙后代的前程无忧。
元熙帝也觉得顾淮之这招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却比直接砍了他们的脑袋还要令人畏惧。读书人这辈子就图个光宗耀祖振兴门楣,结果啪叽一下成为家族耻辱,这样的落差,简直能让人抑郁到死。更可怕的是这小子竟然还一脸为他们好的样子,元熙帝恨不得把刚才那句话给收回来,顾淮之要是心慈手软的话,那天底下怕是没有心狠的人了。
杀人诛心啊。
顾淮之还真没想那么多,一是固有思维,生命安全比其他的重要。二嘛,顾淮之也存了杀鸡儆猴的念头。处死的那帮人固然能震慑住一帮人,但人死如灯灭,为了利益,肯定有人继续搞事情。但有这帮全族遭殃的人做例子,以后想要搞事情的人可就要想清楚了,一个弄不好就得祸害全族。就连抹不开情面的士子都有了现成的推掉不正当要求的理由,把这案子给族人科普一下,保证能让族人老实窝着不搞事。
元熙帝腹诽归腹诽,心里也觉得顾淮之这主意不错,点头应允了顾淮之的提议。
于是,这年七月,各地主犯全部被押解进京,元熙帝铁了心要用雷霆手段给寒门子弟一个教训,下令将这些人在同一天处死。
行刑那日,刑场地上一片血红,空气中都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被元熙帝下令过来观看行刑的新科士子脸色煞白摇摇欲坠,仿若自己脖子上也悬了一把刀,恨不得现在就跑回家去给老家寄上一万封家书,严禁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为非作歹。
顾淮之和徐晖并肩而立,冷静地看着一个个生命流逝,俱是无语。
顾淮之从未有哪一刻这么深刻地意识到,在这里,行差踏错一步,是真的会连累一帮人没命的。
回府后,顾玄担心顾淮之第一次见这么血腥的场面,心里承受不住,特地把顾淮之叫过去细心开导他。
然而顾淮之早就做好了自我调整,反而对顾玄道:“阿公无需担心,对比起小时候见过的饿殍遍野的惨象,今日所见并不能让我承受不住。我只是可惜,那些无辜百姓,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没有死在战乱中,却死在了同为平民的愚民手里。”
第77章 喜事连连
因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