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随口一句:“我辈性情中人,要的就是一个真,情之所至,对妻子偏宠几分又如何?干卿底事?”直接把人给怼回去了,还为顾淮之嬴了个至情至性的美名。
徐晰更为直接,张嘴便骂,“成日里盯着别人的闺房之事,风月楼的老鸨听了都要甘拜下风。”
一场舆论战下来,顾淮之大获全胜。得了好名声不说,还刷爆了徐清漪的好感值。事业爱情双丰收。
至于原本还对他有点看不惯的上峰,现在有意见也只能憋着。不仅如此,他们还被顾淮之反向洗脑了一波,漂亮话一堆接一堆砸向他们,中心思想却只有一个——爱妻子的男人都是好男人。
以顾淮之五岁就能正面刚郡太守还刚嬴的战绩,论嘴炮功夫,还是上峰输了,连着好几天脑海里都跟中了邪似的循环播放爱妻思想。几人私底下一沟通,都觉得顾淮之有毒。
顾淮之在翰林院的工作也格外顺利。初入官场,顾淮之这一帮新科进士全都处于被人带的萌新阶段,根本不会交给他们重要事务。元熙帝登基不过一年,还有各种小范围的动乱需要他派兵平息,又要安置百姓,忙起来也忘了关注这一批新科进士。
还是顾淮之度蜜月事件大范围传来后,元熙帝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批新鲜血液在呢。
作为第一批经由科举选□□的官员,顾淮之他们本就代表了元熙帝新政的一部分,具有极大意义。元熙帝要是想要继续推行科举取士制度,那就得从这一批考生中选出几个着重培养,让所有人看到科举取士的效果,这才更有资本堵住某些对科举心存不满的世家的嘴。
于是,元熙帝一拍桌子,顾淮之不就是个好人选吗?自身有实力——新科状元;家世也靠谱——有顾玄从旁教导坐镇,绝对不会有翻车的风险。
要树典型,还有比顾淮之更合适的人选吗?
那必须没有。就是他了!
就这样,顾淮之结了个婚,回来后和人打了一场舆论战,回头就发现自己高升了,还是原地飞升的那种——他被元熙帝直接点为中书舍人,同为六品,但分量可比翰林院修撰重得多。
中书舍人有点类似后世秘书这个职位,就是皇帝的秘书,天天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晃悠,这差事能不好吗?
顾淮之表示很满意,这套路他会,后世不少大佬也是这么个升迁路线。先干秘书,然后下调往基层走一圈,干出政绩后再往上升,稳扎稳打进中央。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迹可循,顾淮之现在虽然换了个时空,这个套路还是同样适用。
顾玄听了顾淮之的想法也点头表示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