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躲在哪儿发抖呢?现在还瞧不起我们,不好意思,瞧不起也得是我们单方面瞧不起你们!
所以现在朝堂的情况就呈世家、寒门和武将勋贵三足鼎立之势,并且谁都瞧不上谁。世家当然势力最大,但其他两方也不容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顾淮之的婚礼上还能让其他两方人发自内心地过来祝贺他,那也真是一种本事。
寒门士子还好说,读书人心里或多或少对世家都有那么一点向往。顾淮之请冯适做傧相,同样也是向元熙帝表示世家这方并不会同寒门发生太多冲突。当然,主要也是寒门目前势力最弱,世家这方没必要再不依不饶,卖个人情,面子里子都赚回来了。
勋贵那边就是顾玄的功劳了。当年在云州时,几次战前准备,都是顾玄提出了关键性建议,避免了更多将士伤亡。那会儿现如今这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都在一旁听着呢,对顾玄那是发自内心地敬佩。这会儿顾淮之成亲,他们也送了丰厚的贺礼。
到了徐府门口,顾淮之一行人便被拦在门外,顾淮之连着做了九首诗才艰难地进了大门,却又被挡在了徐清漪闺楼的外头。徐家兄弟齐上阵,挨个儿排成一排,个个儿生得面如冠玉风度翩翩,看向顾淮之却十分不善。
顾淮之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坚强地顶着大小舅子们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淡定地完成了大小舅子们射箭飞花令书画等一系列让人费体力又费精力的考验,终于踏进了徐清漪的闺房。
眼下婚事新娘还没有用红盖头,而是拿团扇挡着脸,只露出一双波光潋滟的眼,娇怯地望着新郎。顾淮之一进来,对上的就是徐清漪那双含情带笑的凤眼,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在众人的调笑下文思如泉涌,连着做了好几首让人拍案的却扇诗。
徐曜上前背着徐清漪出阁,低声嘱咐顾淮之,“清漪日后就交给你了。我们疼了她那么多年,希望你也别让她受委屈。否则的话,我们徐家也不是养不起一个姑奶奶。”
成亲当天就接到大舅子隐性的威胁,顾淮之这个亲成的可以说是十分艰难了。不过代入徐曜的角度想一想,顾淮之也能理解,这会儿女子嫁人那真的就是第二次投胎。顾淮之对堂妹顾灼华多好啊,想到以后她要出嫁,心里也愁的不得了,完全能理解徐曜的哥哥心态。反正自己肯定不会委屈了徐清漪,这话就随便听听呗,顾淮之完全没压力。
回顾府这一路,徐清漪的嫁妆更是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打头的便是皇后亲赐的两柄玉如意,后面跟着一百二十八抬实打实的嫁妆。底蕴之深厚,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是皇帝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