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怠民疲一如既往。
”
一声轻叹刘瑾虽意料之中还是略带失望苦笑道:“便没有一二可以让咱家惊喜的人么?”
“咄咄好官自然也有。
”
“哦?何处?”
“便是衡州奴婢初到衡境便告诫当黄堂王柩何日行舟所需楫师、挽夫诸所宿具供给预备齐全且嘱托不得盘剥烦民否则严惩不贷。
”
刘瑾摇头失笑“当今官场不是贪狠殃民之徒便是不通世务诗文幸进之辈干事爱民之官少之又少事到临头不借机敛财已是难得如何能不扰百姓供役。
”
“奴婢也是如此想的但想着多提点一番总能让方行事有所顾忌孰料启程之日舟船齐备掌楫者与力夫不但精擅健壮还溢出数人皆自带米盐鱼干集备于湘水之滨胥吏按册唱名应役者井然有序无聒噪烦催者。
”
“哦?”刘瑾来了几分兴趣。
“奴婢心中讶异寻人相问对答曰府台知京中贵人将来提前三月筹备执役者早有准备故无仓促应对之情。
”
“倒有几分未雨绸缪的才干衡州知府是哪个?”
“刘玑(和前面的礼部侍郎不是一人)字用齐成华十七年辛丑科进士出身陕西咸宁人。
”
“离咱家乡梓倒是不远”刘瑾哂然一笑“官声如何?”
“历任山西曲沃县知县、户部山西司主事员外郎、江西瑞州府、九江府知府、湖广衡州府知府等职为政卓优宣扬文教、兴修水利、赈灾济民、捕贼捉盗爱民如子且为官清廉据传他家中经常断粮公服之外无余衣。
”看来黄中的确下了一番功夫对刘玑履历知之甚详。
“民间声望呢?”
“百姓爱戴如父母其由瑞州调任九江时当百姓不舍奏表朝廷建‘生祠’为念。
”
“这样的人物只任一个衡州知府确实屈才擢为太仆寺少卿调入京畿。
”
黄中躬身应是“奴婢回头将公公的意思转告内阁与吏部许部堂。
”
刘瑾揉着额头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湖广那边传来消息兴王爷喜得贵子按惯例该派几个宫人去服侍你可有好的人选?”
黄中略一思忖便道:“奴婢名下有一个人选刚刚进宫正在内书堂读书奴婢看他还算机灵难得是老实本分。
”
“而今本分人也只有在刚入宫的人里找了便是他吧。
”刘瑾意兴阑珊掩口打了个哈欠。
黄中见状急忙屈身告辞。
“那孩子叫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