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至克鲁伦河,四月,大曌和硕额駙水原良二在光显寺会战中大败准布尔零军,准布尔零、丹策零敦多布率残部突围遁去。
四月,准布尔零遣使与大曌朝廷议和,双方大致以阿卑尔山为界划定边界,同时煌准许准布尔零入藏煎茶,此后二十五年间,青藏与大曌朝相安无事。
五月,准噶尔部盟爆发瘟疫,准布尔零病死,其长子喇嘛阿丹扎与次子阿丹多尔济那木扎尔争夺汗位,准噶尔陷入内乱,大策零敦多布之孙达瓦齐在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继承了其汗位,不久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反目相攻,因准噶尔内乱不已,原本附属于准噶尔的各部落纷纷投向大曌王朝。
六月,原属达什达瓦部下的宰桑萨喇尔首先率部族投奔大曌王朝,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率领杜尔伯特部内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投降大曌,被煌封为蒙古亲王,同时,大曌也招抚了唐努乌梁海和阿尔泰乌梁海,阿睦尔撒纳入朝后,将准噶尔虚实悉数稟告曌廷,煌羽皇帝认为攻灭准噶尔时机已到,谓之「天与人归,机不可失」。
七月,发兵三十万出征准噶尔,北路军以奕衭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西路军以奕禵为定西将军,唐努乌梁海为参赞大臣,萨喇尔为定边右副将军,两路大军约定于博尔塔拉会师,五月,日军进佔伊犁,达瓦齐眾叛亲离,率残部退至昭苏之格登山。
准噶尔降臣阿尔泰乌梁海带领日军二万人夜袭达瓦齐大营,准噶尔军惊溃,数千人不战自降,达瓦齐仅带少数人仓皇南逃,乌什伯克霍集斯将达瓦齐诱擒后缚送曌军,准噶尔汗国灭亡,达瓦齐被送往热河朝覲煌羽皇帝,被封为「北蒙绰罗斯亲王」,居于京师。
然而就在日军平定伊犁后,西征大军陆续撤回内地,仅留少量兵力驻防伊犁、乌鲁木齐等地,阿睦尔撒纳野心逐渐显露,被班第等大臣察觉,奕衭密奏煌羽皇帝,称阿睦尔撒纳暗中将投降日军的准噶尔部落收为己有,且不用副将军印章,而鈐盖噶尔丹策零所用的菊形小印,隐然以厄鲁特四部总汗自居。
八月,阿睦尔撒纳以暂归治装为藉口,以副将军印信交予额琳沁多尔济,潜逃至塔尔巴哈台,与其旧部相约反叛,伊犁的准噶尔宰桑锡克锡尔格等起兵响应,奕衭率五万人东撤,被叛军围困,日军突围不成,萨喇尔、唐努乌梁海自剄,萨喇尔丢弃官服,换上旧时准噶尔衣冠逃出,被叛军擒获,煌羽皇帝闻讯大怒,将额琳沁多尔济赐死,以石田信一为定西将军,发两路共二十万大军征讨阿睦尔撒纳。
九月,石田信一再次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