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坐的。
赵婷婷一直都很努力,不论是小学、初中或是高中,她一直都是成绩优异,从农家走出的姑娘,往往对于学习的机会都极为珍惜。好在她家境在村里勉强能算的上殷实,父亲是坡岭大队的大队长,一家子都很能干,这才供得起她一路读上来。
陈欣可倒挺令人惊讶的,她自从决定要好好学习之后,成绩就在稳步上升,维持在前十名,基本是没有问题。迫于这三座大山,302的其他三位女孩的成绩虽然没有那么优秀,但也极为靠前,没有人在五十名开外,一个年段可是有五百多个人。
夜间,魏希点着煤油灯,在桌前对着信纸涂涂改改。这时候已是盛夏时分,夜间的的蝉鸣声极为吵闹,但是魏希的心神都在信中,自然也无暇顾及。
从徐衍去宁城读军校起,书信就成了两人来往交流的方式,魏希的抽屉里有满满一沓的信,都是徐衍寄给魏希的。哪怕相隔两地,两人之间的关系依旧亲密,一寻到时间,徐衍就会坐上晃晃悠悠的绿皮火车来榕城。
魏希写了近些天发生的事,又将去年秋季捡到的被自己做成标本的银杏叶子放入其中。一柄两叶,银杏的花语是坚忍与沉着,象征着爱的相守和永恒。正如相隔两地,却彼此等待相守的魏希与徐衍。
第52章 魏希将信纸封好,放进抽……
魏希将信纸封好, 放进抽屉里,准备明天再投进邮箱。她看了眼还在看书的舍友们,默默的将一本伤寒杂病论从抽屉里拿出来, 这是江爷爷寄给她的。
自从去年十月, 那场祸乱华夏十年之久的被宣告终结,一度被视作四旧之一的古书籍, 才得以被公开流传。这些书籍保存的极为不易, 是不少人冒着危险, 想尽办法,或是深埋于地,或是藏至墙壁屋檐, 辛苦保存下来,才没有被毁坏。
魏希手上的这本, 就是江爷爷藏在家中地窖,凭借着自己治病救人的这几份交情,而保留下来的医学古籍之一。
江爷爷当初寄给魏希的时候,还担心古籍偏僻, 魏希不能理解,特意在信中叮嘱, “古籍晦涩,尽力而为便可,不必勉强阅读,有不懂之处, 也可以寄信询问我。”
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 阅读这样一篇纯古文的医学著作或许很难,但是对于生于唐朝仕宦之家,被当作大家闺秀培养大的的魏希来说, 阅读起来并不算难。
能被冠以难字的,还是属于里面关于中医的治病理论。哪怕对于熟悉古文的魏希来说,也只能一字一句,慢慢钻研。
不过,相较于这个,倒是江爷爷对于中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