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时候,九月初学校还在放暑假尚未开学,而从现在一直到十月初都是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我虽然不懂得啤酒的美味,但看着同学以各种啤酒伴着晚餐吃到微醺,大胆说出内心话,彷佛彼此的友情更加坚定的那种感觉,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真谛吧。
其实今天除了我们这几十个台湾来的客人之外,bar里面似乎还有其他活动,坐满了年龄跟我们相仿的德国学生们,台湾同学们虽然大部分听不懂德文,但还是努力沉浸于这异国的情调,随着黑麦面包、薯泥、各式德国香肠和啤酒下肚,天色也渐渐暗了,bar里的气氛更是在音乐中high到最高。
“大家好,为了欢迎东方来的贵客,藉这个机会,还有啤酒节的活动,法学院和历史学院有一个小小的共同学术发表,请陈湘宜校友和各位后进等一下给予我们指教。
”舞台上有个中年德国男性接过麦可风,用标准的中文问好,然后几个年纪比我们大一点的学生把几个大纸箱搬上舞台。
接下来的活动显然和我们有关,所以陈湘宜老师和于馨兰博士就权充翻译,让其他同学也了解台上在干什么。
“难得有亚洲的大学把毕业旅行的景点安排在敝校,希望大家多逛逛,甚至以后来敝校留学!”在老师介绍下,我才知道那个中年男性竟然是慕尼黑市副市长,同时也是慕尼黑大学的校友,主要是研究汉学,难怪他会在台上主导活动的进行,有这样的大人物与会,我们也感到万分光荣。
接下来台上在做些什么我们就真的是一头雾水了,先是看到投影萤幕上有紫禁城,然后一副核炸过后的满目疮痍景象,不过看得出是电脑绘图的还原现场,然后什么want“工厂”的,不对啊,台上讲的是德文,难道德文的工厂和华语的工厂是同一个字?另外什么命、命、命的,又不是熊麻吉里面那个“冥”王,呵呵。
啊,原来他们讨论的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无解谜团,明朝末年的“王恭厂大爆炸”啦。
这起事件又称天启大爆炸,为1626年5月30日发生的事件,导致明熹宗朱由校襁褓中的太子也因此吓死,导致后来继位的是弟弟,也就是崇祯皇帝思宗朱由俭。
提及王恭厂事件的古书均记载了巨大声响传播百里、天色昏黑如夜、屋宇动荡及灵芝状烟云等疑似由强烈地震、龙卷风、陨石甚至超自然力量才有可能产生的离奇现象,单由火药库爆炸是不足以造成的,再加上事件发生后,爆炸范围附近的伤者和尸首皆发生衣服被卷去而致全身赤裸、一丝不挂的怪况,更为此灾变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