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过来,媳妇们的目光不约而同都集中在文景的身上了。
轻微的秋风正一撩一撩地掀动文景的鬓发。
随着那轻快的脚步,她耳旁两个浓黑的短刷刷也一跳一跳的。
村妇们觉得文景喝了城里的水,脸白了,模样儿更俏了,具有城市人的韵味儿了。
她们看见文景穿的是红底儿黑花的上衣,就小声儿嘀咕道:“瞧瞧,城里又时兴红花衣服了。
女人们到底是穿红的鲜亮嘛。
”她们见文景的裤脚儿没顶到脚面上,又羡慕地说:“啧啧,真精干!又时兴短裤脚儿了!”其实,文景身上穿的还是“京壳儿”退回的经她婆婆改过的嫁妆。
但吴庄的盲目追风的姑娘媳妇们总会照着她的样子去购置衣物、花掉那金贵的钱和布票……<o:p></o:p>当她们得知文景是来打听慧慧怎样被脱粒机绞了手时,一个奶孩子的媳妇就用手捂了她娃儿的耳朵,朝着远处的高粱架大吼起来:<o:p></o:p>“辫儿!辫儿,快过来!”<o:p></o:p>结果她旁边的一个玩弄玉茭的娃儿受了惊吓,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那母亲急忙将孩子抱起来,噢噢地哄孩子,并且骂道:“瞧你婶子,冷猛阵儿嚎,叫驴似的!”那媳妇却不认错,嘻嘻笑道:“瞧俺这侄儿,还男子汉呢。
胆子小得如虱子的蛋,能成个气候?”两人言来语往,先还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状态,后来竟脸红脖子粗骂开了脏话。
文景知道遇到没文化的妇女吵架最好是别打劝,否则她们会更来劲儿。
于是就象没听到似的朝着高粱架旁的姑娘们去了。
<o:p></o:p>当剪成短发的辫儿和几个过去曾与文景一起打过场的姑娘认出是文景时,都围上来问这问那。
并且把她们刚刚装在衣袋中的葵花子、野麻子掏给文景,叫她吃。
文景一边回答女娃儿们的问话,一边就着野麻子吃葵花子,感受这纯朴的清香,浓浓的乡情。
她们的问题无非是一双尼龙袜子几块钱、省城里的姑娘们的秋装是一字领的西式褂子还是中式领,裤脚是乍开的短的、还是宽的长的、买的确良减不减布票,等等。
她们毫不掩饰自己对文景的羡慕,一边问一边扑闪着单纯而兴奋的眼睛打量着她。
文景在与她们的交谈中,获得的是毫不设防的天然的乐趣,一身的轻松。
直到那褐色的葵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