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的,结果这村子实在太落后,像样的小卖部都没有,只买了点花生和虾条,都是小孩儿吃的零食。
三田的小楼里又自己存的白酒,王海知道我不喝就特意在村里又买了两瓶啤酒。
我叫他去搬张床来,跟我在这屋睡,然后叫上老赵去下面油井看看情况。
6口油井相隔的都不算远,但是对于步行还是有些距离,老赵起了个三驴子,带着我赚了一圈,井口都封了,压油机用塑料布都绑了起来,每口油井旁都有一个小房子,里面是分离器的操作间,工人们每天都要来查看一次压力表,并且看下油罐的安全情况。
矿上现在只停了一辆运输车,车主人就是赵爱国。
这个赵爱国不喜欢留在这里工作,所以严旭一出事,就跑回长春了,车队也就地解散。
这小油田没配置自己的车队,车队是连车带司机招来了,只有那一辆是自己的。
老赵是赵爱国的哥哥,所以也算是能信得过的自己人,这个人有点不苟言笑,做事倒还算认真,总是带个套袖,清点设备的时候很认真,都拿个本记着。
据他介绍,三田现在这些设备每天的保养费用加上给石化公司的租赁费用都要几万,所以,油田一天不开业一天就赔几万块。
看了一圈也到晚上了,又该吃饭了,这队上的伙食实在是差,中午因为我的到来,老赵才在腌豆角里放了肉炖,晚上就只有炒白菜和土豆丝了,主食依然是大馒头,不过看柱子这帮人吃的来劲,我估计这还算是改善生活呢。
记住地阯發布頁王海弄了一袋花生当下酒菜,跟老唐各自喝起了队上的白酒,老赵虽然是酒的主人,自己却不喝,我喝了瓶王海买来的啤酒,聊着聊着最后又只剩这四个人在桌上。
聊得内容基本上都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里事。
这个老唐是马字村本地人,是个老光棍,家里就自己一口人,没儿没女,这人好喝酒,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差就一直没娶媳妇,熬到六十多岁,当时三田开工的时候,他侄子就托胡会计把他带上,胡会计知道这老头身体好,除了喝点酒之外没啥偷鸡摸狗的毛病,就抓来打更了,一个月才给300块钱,管他吃住,他还挺高兴。
老赵就沉默多了,他跟他弟赵爱国是长春榆树县人,早年带着他弟弟在一汽上班,后来他弟弟跟着严旭出来混,他到后来和老婆离了婚又下了岗,自己孤苦一个人,被赵爱国带着进了三田做保管。
王海喝到嗨,也跟这俩人攀起了亲熟,什么他大姑父的妹夫是马字村人,还跟老唐喝过酒,乱糟糟说了一堆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