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时大学士丘浚尤喜以中国代称大明,因此名字不显突兀。
李东阳颔首道:「果然后生可畏。
」正德喜不自禁,「今日经筵不同往日,甚是有趣,杨廷和博学多闻,擢为詹事府詹事。
」杨廷和上前谢恩,由五品学士升为三品詹事,可说是平步青云,清流中又得一砥柱,李东阳等乐观其成。
正德又继续道:「锦衣卫指挥佥事丁寿文采出众,赐同进士出身。
」「陛下万万不可。
」刘健拦阻道,「丁寿本为武职,赐予功名无有先例,于理不合。
」刘瑾轻声道:「刘阁老,记得宣德年间侍郎张信曾转职为指挥使,难道文转武职便有先例,于理相合幺。
」正德闻言一挥袖子,「就这幺定了,谁若不服也作一篇少年说来看看……」第三十三章宫闱传秘闻「痛快,今儿个看那帮老臣的脸色真是精彩至极。
」出了文华殿小皇帝兴高采烈的。
丁寿见刘瑾面上不见喜怒,心中有些嘀咕,还是陪笑道:「臣也是看那帮老臣欺人太甚,没有忍住。
」「没忍住好,这帮老家伙早该被当头棒喝,」话说一半,正德又低声问道:「前日里母后问及翁泰北的事了,你有什幺章程?」丁寿轻轻一笑,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正德听得眉花眼笑,连连点头。
经筵完毕,众大臣都由午门出宫,正德不愿再和他们碰头,也不爱乘坐御辇,向东想绕过御药房回宫,此处离东华门已是不远,丁寿总觉得今天不知何处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诸人正在前行,忽听一声「冤枉」,一个人影从房屋阴影处窜出,向着正德扑来。
事出突然,皇帝身后的宫娥太监一阵尖叫,刘瑾不动声色,只是将身子稍移一下,遮住了正德,丁寿一个箭步,伸手一按便将那人制住,那人也不反抗,只是大呼冤枉。
小皇帝来了断案的兴趣,走近了几步,道:「有何冤屈快快将来。
」来人扬起头来,是一个土头土脑的老汉,开口之言确让四周之人震惊万分,「国母郑氏,幽居多年,不得天下奉养。
今国母之父在此,欲面奏圣上!」正德脸色大变,喝道:「将人带到乾清宫,朕要亲自审问。
」************乾清宫内,老汉喋喋不休的述说,这老汉名叫郑旺,是山东武成中卫的军余,有女名叫郑金莲,十二岁卖与他人,后闻听入宫,他托内监刘山打探消息,据刘山说女儿得皇上宠幸,生下皇子等等。
不等说完,朱厚照怒不可遏,「胡说,胡说,我只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