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事我给你担着!正好借这个机会,让汉国群臣看看咱们的手段!”程宗扬一通忽悠打气,让秦桧也大为心动,尤其是最后那句话。
秦桧自负才谋,心底也是颇有几分傲气的。
眼珠略微一转,秦桧心下已经有了主意,拱手说道:“为主分忧,谋士之职。
属下必不辱使命。
”“你有主意了?”“略有所得,不过要先找到上疏之人,才好对症下药。
”说着,秦桧抖了抖绢帛,“该请卢五爷出手了。
”冯源进来道:“卢五爷来了。
”程宗扬笑道:“说曹操到,曹操就到。
”秦桧和程郑对视一眼,神情茫然,“谁?”程宗扬一摆手,“当我没说。
”…………………………………………………………………………………卢景拿起奏疏正看、反看、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对着太阳看……秦桧道:“此人一笔隶书虽然不见得高明,但笔锋刚劲有力,犹如刀刻,末笔又深又险,多半是惯用刀笔的积年老吏。
”卢景折起绢帛一角捻了捻,试了试手感,又凑到鼻子下面仔细嗅了嗅,甚至还伸出舌尖,舔了舔墨迹,然后啐了一口,说道:“绢帛质地发黄,手感略粗,是舞都出的柞蚕丝。
这种丝帛价格低廉,洛都用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倒是这墨,用的是炭墨——写奏疏的人,肯定不是在朝的官员。
”程宗扬没听懂,“为什么?”“朝中郎官以上,朝廷每月都会赐愉麋墨。
愉麋墨是松烟墨,跟炭墨是两回事。
”卢景道:“给天子上疏,没有人会留着好墨不用,除非他没有。
能给天子上疏,还不是朝廷的官员,会是谁?”程宗扬心头微动,浮出一个念头:天子秉政没有多久,在朝廷以外的势力只有一个,难道是云台书院?秦桧道:“这笔迹如何解释?”卢景寻思道:“也许是哪个老吏被贬职——”“不用找了。
”程宗扬道:“我上次去云台书院听人说起,射声校尉陈升被去职之后,就在云台书院闭门苦读。
他出任射声校尉之前,在军中当了二十年的书佐。
”程郑皱眉道:“我与陈升打过交道,他虽然有刀笔的功夫,但未必能写出这样的奏疏。
”“可能陈升只是参与者之一,议定之后由他抄录。
”“解铃还须系铃人。
”秦桧道:“多说无益,待我去看看是哪位大贤。
”“你就这么去登云台书院的门?”程宗扬担心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