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泛滥,倒是同仇敌忾地跟着声援了一会儿,可转眼又听酒楼中目击第一场凶案的小二讲述受害者的恶臭发言,这下跟着游行的人也开始倒戈,转而呼吁起死刑了。春台讼狱寺原本将此恶性事件定为谋财害命,长官调查传言后懒得办案,也不愿查处见义勇为者,定个打架斗殴算完。
乾元商行一看风头不对,也不敢趟浑水了,将条幅和口号撕了,纷纷拿出各扫门前雪的明哲态度,和恶臭同胞割袍断义,誓死服务荆国主顾。同胞的血肉垫在脚下,竟给他们拉了一波好感,生意未受影响,只是招待客人时脸上笑容愈发讨好,腰也愈弓愈低啦。
一场闹剧之后,始作俑者正离开春台北行。
——
5.
薄雪仍旧未停,往岍江边上一站,就觉寒风刺骨。众人放弃乘船出发,转用包裹严实的马车,前桥抱着手炉坐在其中,会比坐船舒服不少,纵然绕些远也值得。
她经期刚过,梁穹等人仍旧不肯掉以轻心,哄她穿上层层御寒衣物。前桥头脸隐在毛皮帽子中,眼睛几乎快看不见,梁穹还连连夸她”好看“,央她别摘了风帽。
她看向桃蕊手中的铜镜,一头毛绒巨兽正和她四目相对。
“我怎么觉得,这身打扮很眼熟呢?”
成璧忽然想起她头一次在京郊见到何缜,对方就裹成了这个熊样。然而当事者并不知情,瞪着圆眼疑惑:“眼熟么?”
“你看看我,”前桥对何缜道,“是不是活像个熊孩子?”
熊孩子何缜尚不知如何回答,前桥也没想要个答案,将梁穹一瞪,阴阳怪气说了句“庶卿好审美”,转而去马车中坐着。
车夫一声呼和,马鞭于空中炸响,吱嘎的碾雪声里,车马再次北上。越往北去,积雪越厚,路也渐窄,她们经过三次寻访村落借住休整,才于第四日正午看到觐坞府的城门。
灰蒙的严霜中矗立着铜墙铁壁,远处一座高耸雪山被晴空照亮。玉龙山南在六十年前也是兴国故土,如今巍峨铁城将它牢牢圈起,庄严而警惕地望着玉龙山那头。
觐坞城外,前桥等人见到旅途中最多的守军,也遇到了最严格的排查。自己的过所虽是伪造,却也是御制的高仿,来时过五关斩六将从未被拦,如今竟在觐坞府外受了挫。
“娘子是年后申领过所,当按新规执行,写明随从姓字才是,为何只写了随行人数?带这么多人行远路,京都衙署竟如此疏忽?”
她哪知道这么具体的细节啊?况且一路上都没有人这么较真盘问,前桥道:“你要我现在回京都,找衙门问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