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恋,现在不也能平静的接受这一切,少了愤怒与怨恨,余下的只有一些淡淡的无奈。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颖最终也会走出来,重新开始心的生活,我这样安慰著自己。
第二天一早,店主就陪我来到了学校,说是学校,总共只有100来个学生,校长是个50来岁的老退伍军人,挺和蔼的一个老头,他跟我谈了一下待遇,一个月720块钱,可以住在学校里,吃也和学生们一起。
我们在学校走了一圈,才知道这里加上我和校长,一共才有4个老师,校长高中毕业,其他两个勉强初中毕业,师资的却缺乏的可以,难怪不问我有没有教师证就敢收。
我对待遇和条件其实也不在意,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事情做就可以了,这里虽然艰苦,却正合我意,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活。
加榜的偏远保留了这里的原生态,也保留了这里的落后,学生的家长是80%的文盲。
因为英语是小学新的课程,所有的孩子都没学过,校长把孩子们按照年龄分成4个班,我每天教一个班一节课。
做为一个没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我有很多的不足,我特意又去县城买了许多关于如果教育学生的书籍充电,当然也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了很多易懂有趣的课外书籍,这里的书实在太少了。
我在认真的教,试调动更多人学习英语的兴趣,全心投入到教育这些孩子们之中,有时候走下讲台,头脑中总会闪过当时如果这样讲也许会更好的念头。
好在孩子都没有接触过英语,像一张白纸,少了一些限制,也给我了发挥的空间。
学生们并不像电视里面说的那样,眼神清澈,对知识渴求。
他们坐在教室里,木讷吶的,眼神呆滞,反应迟缓,但是到了山上,他们笑容灿烂,动如脱兔,活波可爱。
论幸福感,我去过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法和这里比,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真挚而满足的笑容,他们生活的很快乐,我有时候甚至在想教他们知识,把他们送进城市他们会更加快乐吗,我无法想法这里慢慢的没有人会唱苗歌、没有人会说苗话、没有人去耕耘壮观的梯田的景象。
我的学生都生活在大山里,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镇上是他们的购物天堂,当然也是心中的好地方,渐渐的和学生们熟悉了,有一次,学生问我:「你是哪里来的?」我说:「哈尔滨」学生:「哦,那你是住在镇上还是村里?」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镇上就是他们心中最大的世界。
学生都很能走路,陡峭的山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