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写的是:尽管最近我天天都能接到恐吓电话和威胁短信,但是我不会屈服,不会放弃,我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相信正义一定可以战胜邪恶,如果哪天我真的遭受到不幸,凶手一定是陈三一伙。
芸,认识你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不幸,但是我不后悔,我很知足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段快乐时光,你没有任何错,也无须自责,如果我不在了,希望你能离开这个城市,寻找新的幸福,千万不要再去招惹那些灭绝人性的流氓了。
张晓东年近七旬的父亲是一个退休的老教师,他看过遗书才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老人家老泪纵横,几度昏厥。
张晓东死后一个星期,张父决定进京告状,为子申冤。
可惜的是,他刚刚买到进京的车票,就被早有觉察地公安人员很有礼貌的「劝」
了回来。
如是者几次,正当张父几近绝望之时,忽然听说,中央派检察团到海州市视察工作,那个检察团的团长就是曾经办过许多大案要案,惩治过许多省市违法乱纪的高层领导干部素有「贾青天」
之称的贾某。
张父犹如溺水之人忽然抓住一根稻草一样,连夜写好「诉状」
他不是不想请律师,实在是在海州市他根本请不到敢告陈三的律师。
最后,张父咬破手指,写下一行话:希望政府能够伸张正义,为民除害!。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波折,这份诉状还真就送到了贾某手中。
贾某看毕,当既拍案而起,叫来随行的秘书,大致了解一下情况之后,马上给市公安局长打电话,在电话里把他大骂了一顿,并要求他立刻严惩凶手。
毫无思想准备的陈志强在电话那边唯唯诺诺,连连称是。
就在当天晚上,贾某突然接到中央某超重量级领导亲自打来的电话,那位领导非常和蔼的对他说:不要顾及他和陈家的关系,一定要从严从快,依国法办事,切不可徇私舞弊。
贾某虽然正直,但他在官场混迹多年,自然深谙做官之道。
他把事情分为三类,一类是可以做,一类是必须做,一类是绝对不能做。
正因为他处理各种公事,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些年才能够平步青云,遥遥直上从地方一路升到中央要职。
放下电话,贾某倒吸口凉气,难怪陈家在海州市横行多年不倒。
用赵本山小品中的话说就是: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一切你认为不可思议却堂而皇之存在着的现实都是有原因的。
贾某知道,眼下这件事,就属于绝对不能做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