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安插亲信吧!”
“书记啊,你太善良了;凡事儿总往小里想。”包明摇了摇头。
“难道……这里面有经济利益?”
“对。”包明接下来说,“达世华谈成合资项目后,‘重化’将要有五个亿造价的安装工程对外发包。老市长就向达世华推荐了呼拉贝特的工程队。达世华考察了这支工程队之后,认为他们不具备安装这种大型设备的施工能力,没有同意。结果,老市长就把他赶下台了。”
“为了个工程队,赶达世华下台。这……值得吗?”
“书记呀,五个亿的工程,这里面的回扣可大呀?”
“五个亿,百分之十……能有五千万?”
包明张大了嘴:“书记,你猜对了。正是五千万呀!就这样,那些工程公司为了能揽到这项工程,还发疯似找门路哪!”
“不是搞了招标吗?”市委书记说,“听说呼拉贝特是通过公开招标上来的。”
“真要是这样就好了。”包明感叹地说。
“怎么,这里面出了猫腻?”市委书记问。
“猫腻太大了。”包明说,“唉,什么猫腻?简直就是犯罪!”
“犯罪?”市委书记睁大了眼睛。
“招标时,有人在暗中做了手脚。”
“给主管领导塞了钱?”市委书记索性离开了鱼杆,认真地凑到了包明跟前。
“塞钱这种事儿现在并不稀罕了。”包明叹息了一声,说:“可是,这次有人把事儿做绝了。开始我都不信啊。”说到这儿,包明凑近了市委书记小声说:“是有人命令建委主任把呼拉贝特的投标书从保密柜里拿出来,偷偷改了数字。”
“啊!这……不是把其它工程公司给耍了吗?”市委书记气愤地说。
“所以,市里这几家建筑公司早就起诉市建委了。要不是老市长庇护,事儿就闹大了。”
“谁有这么大胆子?敢命令建委主任偷拿出标的书来……”
包明看了看周围,悄悄地说了个“据我们分析,只有一个人。”
“是谁?”
“除了你之外,北辽市最大的官。”
“是他?!”市委书记听到这儿,皱了皱头。接着,他站立起来,忧虑地问道:“这件事儿,省纪委掌握了吗?”
“刚刚掌握。”
“他们是什么意见?”
“这……内部还有些分歧。”包明说:“有人主张先从党纪着手,动员他自我坦白。有人则主张直接诉诸法律……”
“省纪委书记倾向哪一种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