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手方就是手帕。
“那是你送给我的纪念物,我不会还给你的。”
“不还就算了。我们的事,我已经问过我娘了……”
这其间,小赵确实回过一次山东,没想到她还真把这事告诉她母亲。我想她一定希望母亲能支持她。
“你娘怎么说?”我迫不及待地问。
“她没同意。”小赵的眼神里带着几多失望、几多忧虑。
“就是三个字‘不同意’?你告诉过我,你娘最疼你了。你是她唯一的骨肉。”
“别说了!反正没同意。你走吧!”她进厕所去了。我赶往青州造纸厂去,和小萧碰面,将这事儿告诉他。他也不相信,小赵会这么绝情。后来他打听到,是老赵的极力反对,狠狠打骂小赵,并给老家写了信,才造成现今的结果。
3
我们三班的工地一直往里迁移,迁到潩洲伐木场的二工区。在通往正地的路段结束以后,掉转方向,迁移到富口的白溪村去。
我们抓紧时间搭盖工棚,为后续班组预备吃住的地方。而大姑嫲嫲夫妇仍然住在潩洲伐木场外的那座工棚里,另外两个姑嫲嫲已经随夫迁移。
大姑嫲嫲夫妇是双职工,每月工资收入近200元。而且大姑嫲嫲又是裁缝的行家,常常被人求请量体裁衣,又有额外收入,家境较好,就是太累。为了生活上有个照顾,从她娘家要来一个十九岁的侄女,帮他们做家务活。
这一天,大姑嫲嫲捎口信让我去她那里,说是要给我说个媳妇。捎信人找到我,望着我直笑。说:
“胡——,你的好事来了。你大姑嫲嫲家来了一个识字班,十九岁,可俊了,和你挺般配的。到时候别忘了请大哥喝喜酒。记住啦?”
“记住了。”
“快去吧!你大姑嫲嫲等着你哪!”
看他那个高兴样,好象是他自己要娶媳妇。但我心里明白,那个侄女绝不是为我预备的。在这之前,她丈夫——老张叔叔已经给我写过一封信,明白说是要给我另说对象的。
我到大姑嫲嫲家,已是第二天近午时分。因为要乘汽车先到沙县,再从沙县乘火车到青州,从青州再步行到他们的住处,需要那么多时间,费那么多周折。
大姑嫲嫲夫妇都上工去了,家里只有侄女在。侄女和我第一次见面,很友善,毫无拘束感。她让我先在她姑姑床上歇着,给我打了一杯开水,陪我说了几句话:
“你走累了吧!先歇歇,喝口水。哪,给你扇子,自己扇着。”我上了床,她则趴在床沿,两只肘支着下巴,“俺姑要给你说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