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任何疾病都有治愈和治不愈的可能),拿到签房去,向师傅付款取出木板印刷的一张药签,回来到横街巷对面的和生余药铺,取了中药,回家煎了。按仙宫师傅的吩咐,调入香炉灰作药引,让母亲服了。
母亲服药以后,睡得很安稳。第二天清晨五点半左右,舅母在楼上喊我,让我起来给母亲喂开水。我到伙房打了一杯开水,用汤勺搅拌晾了,开始给母亲喂水,但母亲始终不开口。她眼睛直瞪天花板,眼白翻出来,但我并不觉的吓人。我只是对舅母说(当时我还是说普通话):
“妗妗,妈妈不喝茶了。”
“什么?”
我又说了一遍:“妈妈不喝茶了。”
“松松(舅母这样称呼丈夫),快问清楚,振铎说什么?”
舅父就问了我,我再说了一遍。只听舅父重重一拍床沿,说:
“坏了,快起来。”
舅父很快就披衣下楼。舅母尾随其后。舅父打开门,跨进马桶房,蹲下身子看看母亲。用手掌捋了母亲的双眼让它们合上,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准备后事吧!”
舅父家设置两台织布机,大小他也是个老板。人家称舅母都叫松松嫂或老板嫂。两台织布机一台由舅母娘家侄儿志源表兄操作;另一台雇一名女工,是个寡妇。我们叫她玉英姆。舅父母则称她为玉英姐。还有两架纺纱机,用来纺经纱团和纬纱只。
家里要为母亲办丧事,就把两台织布机和纺纱机都拆了,空出正厅来,请五六个和尚来念经,超渡亡魂。让母亲的灵魂有个归宿,不会成为孤魂野鬼。
舅父到城里的印刷厂去,向厂里要了三十五万元的丧葬费(旧币制,一万元等于后来的一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费用了,母亲在印刷厂还未工作几个月哩!
棺木放在正厅的一边,刷上红漆。和尚因地制宜地摆放了两排念经的桌子,还有木鱼、罄、钹、锣之类的法器。在棺木的旁边,安了一台轮回架。师傅吹着号角,走在前头,让我跟在后头,推着木棒,像驴拉磨似的围着轴心团团转。不知道要转多少圈,才算完事。据说是为了让母亲的灵魂离开十八层地狱,一层层地往上提升。
几个师傅端坐在桌前,穿着宽大的袈纱,面对特大号字的线装经书,念念有词的唱起来。他们时不时敲一下罄,击一下钹和锣,木鱼则不停地敲,构成一种阴森森的阴间气氛。仿佛他们正在阎罗殿里,跟阎王爷为我母亲的出生入死讨价还价呢!
和尚师傅们到底在念些什么呢?我钻到他们的胳肢窝底下,趁他们眯缝着眼的时候,认真看了看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