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北兹国王下旨,集结十万军队,立即向夏国宣战。
夏国王年老力衰,不富当年骁勇,寻思北兹背后有势力强大的大乾撑腰,未免忌惮。夏之辰傲然无惧,欣然应战。
风云际会,北兹与夏两国之战于十二月底爆发。
战争初起,北兹军队为前锋主力,全力攻夏,大乾军队屯兵其后,相机援助。
夏国人素来能征善战,又有强悍的夏王子为统帅,交战近一个月,灭北兹兵马逾五万,伤无数。北兹本不是军事强国,兵力急剧消耗,士气一蹶不振,节节败退,夏军一鼓作气,直入北兹国境,纵深十余里。
前线告急,北兹国王惊慌失措,赶忙请求大乾援军出兵。
北兹与夏交战以来,徐离率领护驾三千骑兵、五千步兵驻扎在距离边境线五十里的地方,观察战况。北兹国王求救,八千兵马不足以迎敌,徐离急召驻扎在大乾与北兹边境待命的二十万大军入北兹,火速开赴前线,迎战夏军。
至此,一场真正的大战展开了。
夏之辰是将才,徐离谋略过人。
夏军彪悍,大乾兵多将广。
战事进行到四月份,大乾军队推进夏国境内,夏军防线节节后撤,战场逐渐转移到夏国都炎城外围。
夏国王眼见无力回天,派遣使者求和。
徐离不置可否,交由北兹国王定夺,北兹国王多年来受夏国威胁,此时可谓扬眉吐气,立斩来使,旨令围城,一心要灭夏国。
徐离将围城的任务移交北兹军队,传令大乾军队撤后,屯兵休养。
炎城被围,不到两个月,日渐粮绝,夏国王年老之人,忧急攻心,一病呜呼。
父亡,夏国王子悲痛愤慨,领五千精兵,冲出城门,杀入北兹阵营,逢人便砍。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北兹军队终于不敌,狼狈后退到大乾军队营地,寻求救援。
徐离早有戒备,严阵以待。
夏军尾随北兹败军,中大乾军队埋伏,两军恶战,夏军败。
夏之辰杀出重围,领着数十名亲兵逃往炎城。
徐离在夏之辰必经之路安排了伏兵,堵住前路,追兵随后而至,截断退路。夏之辰前无门后无路,苦战良久,伤人无数,饶是骁勇善战之将,终非神人,战至力竭,死于大乾士兵乱棒刀剑之下。
随后,徐离率领部将攻打炎城,顺利占领夏国都城。
至此,夏国灭亡。
北兹国王闻捷报,欣喜若狂,携艾烨公主亲往炎城,犒劳两国军队,商谈夏国土安置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