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的草上,冲劲很大,但还是被我一下抓住了一棵矮松。右手掌蹭去了一块皮,左手食指被划伤,血滴在草上,像红色的露珠。
站起来一看,这草坡竟是长在崮头上面的,往下几米开外,是十几丈高的断崖。手立马就不疼了。当时想,要是摔下去死了,人们是不会发现的,我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亲朋好友都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人生,真是一个偶然。
我的生日就在这期间过的。六月初九那天,我给自己放了假。我到园里拔了几棵葱,挖了几块新鲜土豆,这些都是老花农种的,老嫌我不吃,这回我就没跟他客气。咱又不是八路军,八路军不动群众一针一线。我还在下面村子里借了自行车,到七里外的镇子上赶大集。我称了些鸡块好炖土豆,又向包水饺的买了二十二个生饺子,准备回去自己下。炖了鸡块和土豆,炒了盘鲜海蛤蜊,最后还拌了一个香菜黄瓜。两荤一素,一瓶崂山啤酒,二十二个水饺。
本来,说好让花农来园里一块吃,他有事没来。他在村里的家,我又不知道。我也真够铺张的,一个人自斟自饮起来。而且还有响蝉伴乐,布谷打拍,倒是尽性。剩下的,到下午又凑活吃了一顿。如此爽哉,人生几何啊!
我来的时候,山脚下的玉米苗仅一尺来高。今年又闰了个二月,当我离开时早熟的玉米棒子都被掰掉了,只剩下一具残躯,在风中摇曳。好不可怜,好不萧瑟。想它的身后,也必有严冬。
生命,生命。我一抬头,风的眼神漠然穿过。更远处,山脚下的马路上,车辆如梭。搬出一大堆行李后,和人、物挥手告别,低头转身。乘着咯咯颠颠的小三轮,流淌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中。
我不知道这是到哪里去,没有语言,鼻子刺痛,只想找个地方大哭。
卷一:春梦·;诀〈1〉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李白
西安东郊灞桥区,古又叫灞陵,埋葬的是汉文帝。
唐朝时,送人送到了灞桥,就折柳作别,那情景往往令古人神伤,因而灞桥又叫“消魂桥”。
诗中之“乐游原”,即今“白鹿原”,灞河流经它北面,澶河流经它西面。两河均为“八水绕神京”之一,在白鹿原西北方汇入黄河。河里面的柳树,自古茂密阴森,每逢阳春时节,柳絮如棉如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