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个概念,就知道我说物价便宜水果遍地,可是到了她就知道了,我们家的房子是我爸分配的,三室两厅,又大又宽敞,当然装修什么的不能跟这边比,但地方足够啊。而且,咱们厂建设的时候,可是很先进的,还有自来水暖气抽水马桶都有,不比他们这里差多少。”
“更何况,她还看到咱们老厂,从那样一个小厂子发展到这么大,她当时就流眼泪了,说是我们太伟大了,她喜欢这样蒸蒸日上的感觉,她说她觉得我们虽然是两个国家的人,但是我们有着共通之处,在咱们那儿,她有种亲切的感觉。”
这话说的,大家都忍不住给娜塔莎竖了个大拇指,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姑娘错不了。薛建军拍拍韩小虎的肩膀:“你可有福了。就是以后,回去得少啊。”
韩小虎笑着说:“厂长不是说了吗?在这边上半年回国半年,我这就算是两边跑,多好啊。娜塔莎也愿意,她说她虽然更适应自己的国家,但她喜欢夏国,也愿意在夏国生活。”
聊完了,韩小虎就把捎来的东西给了张超男——这里面的东西分两样,一样是许如意早就叮嘱邢云拍摄的广告母带,另一样则是一沓子信件。
广告自然就是为了投放,至于信件则是因为许如意想了很久,人才她是必须要的,夏国比之欧美生活待遇各方面差距颇大,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做提前准备,虽然娜塔莎和伊万他们已经很认同夏国,口碑不错,向外扩展的确有效,但路径太单一了,所以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叙旧。
当年数千名苏联专家来夏支援,和很多夏国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归国后,并没有联系的机会,彼此都失联了。
那不如现在开始,拜访一下老朋友吧。
当然,这的确有些功利,但许如意也认为,随后几年,苏联的生活条件越发艰苦,即便是有目的,燎原厂的存在也是可以真真切切让这些曾经帮助过夏国的老人们少受点苦,而且,最终是不是来夏国是以个人意志为主进行选择,也不会限制他们。
只是许如意没想到,居然这么多信,她翻了翻,足足有六七十封,许如意就问:“这都是哪里来的?”
韩小虎就说:“我找到了张厅长一提这事儿,张厅长就说,这是好事情。不过并没有扩大,先是在南河重机械厂和东阳机床厂等大厂进行了摸底了解。您知道的,这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当年的老同志很多不在了,绝大多数都退休了,最年轻的一批也有五六十岁了。张厅长找了胡厂长他们了解了一下,然后才派了任务。”
“结果没想到真不少,一听说是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