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优势。”
这个许如意可不是吹牛,她从四十年以后来,纵然她不是天才,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一些方向理念工艺,尤其是对数控的了解掌握,绝不是刚刚起步没几年的他们能够比拟的。
“有选择才有比较啊。我们机床协会已经定了,明年举办夏国第一届机床展览,到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看是他们的设备好,还是我们的精度高,一目了然!”
“更何况,拿出来了就是咱们的了,有比较才能发现差异,发现了差异才能有融合,才有进步,这对咱是好事。”
他俩可没想到还有这招,但最喜欢的却是许如意说的后面那句话,许为民直接站了起来:“姐,为你这句话我干了。”许吉祥也一样,跟着一口闷。
他俩都喝了,许如意自然也得喝了。
但她酒量真的不好,刚刚就喝了几杯了,再加上这杯,就有点晕乎了。
要不是后面长崎机床公司的广告也出来了,她已经睡着了——它不知道是不是没抢到《天际预报》旁边的时间段,换到了电视剧前那一段播放的,不过日本人还是没那么直接的,他们讲究的含蓄美。
这条广告足足30秒,显然是在日本拍摄的,由一个满头白发的日本老工人,从车身的锻造开始讲,一点点带领着大家看到了一台数控机床是经过了多少步骤才出厂的。
画面精美,语言得体,让许如意想到了他们那会儿有一阵特别盛行的词儿——工匠精神。
虽然日本机床崛起不过20年,但它却在卖情怀——看看我们的工厂吧,看看我们的流水线吧,看看我们的产品吧,我们是多么的用心,我们是多么的严谨,快来选我们啊。
当然,工匠精神就代表着值钱,所以,当广告最后定格,许如意瞧见了他们的意思——上面根本没有价格,只是说有优惠。
但动脑子想一想也知道,如果价格真的打到底了,有竞争性,怎么可能不报价呢。这肯定就是想用名头来吸引顾客,没舍得降价呢。
在这点上,许如意觉得日本人还是不如美国人来的实在。
事实上,川野清此时正在懊悔中,他和贝尔前几天的确通了电话,但是两者并不真心合作,事实上,到底用什么方案来应对燎原厂的价格冲击,双方也不会摆在台面上。
但以川野清对贝尔和美国人的了解,他认为对方一定不会舍得大降价——如果他们肯放下身段,怎么可能别日本机床公司杀得片甲不留,本土市场已经彻底沦陷了呢。
当然,之所以不肯立刻降价的原因还有一个,是长崎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