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个市场转了有一个多小时。欧阳鹏在这期间,扮成采购员,与几个商家进行了讨价还价。钱小蓉发现,几乎是每一个商家都抱怨,眼下的生意没办法再做下去。钱小蓉也就是在这时候,对欧阳鹏的策划,对选择进入酒品行业这一思路产生怀疑。她想,等到有机会坐下来时,她要与欧阳鹏讨论这个问题。
第十三章 拨不开的云和雾
他们又来到酒品批发市场边缘处。
弯进去,是小巷。小巷里头有一座院落。一眼望去,小院里到处是啤酒空瓶。一个中年妇女在往大编织袋里装瓶子。
欧阳鹏上前去打着招呼:老板娘,王老板呢?
老板娘的颈脖子上搭了一条毛巾,颜色已成汗黄色。她拽下毛巾,一边擦拭脸上的汗,一边用另一只手拉开贴在前胸后背的衣衫。
老板娘说:他去乡下送货了。
欧阳鹏问:你亲自装瓶呀。员工呢?让他们来做这事啊。
老板娘虽然累成这样子了,说起话来还是直筒子,大嗓门:都辞了。用不起了。啤酒没利润,不做又不行。这里租金不便宜。各种费用要分摊,再发几个人的工资,就没有钱拉下来了。我们就白忙活了。你找老王有事啊?
欧阳鹏说:路过。我顺便来看看他。
他们结束了对酒品市场的考察。
欧阳鹏带着钱小蓉去了几家超市以及十几处小店。欧阳鹏又以一个推销员的身份,向这些地方推销几种市面上流行的酒品,只是报价比他们在酒品批发市场上问得的价位要高上一元钱。结果可想而知,超市负责进货的人,小店的店主,都拒绝要他的货。钱小蓉被欧阳鹏的行为弄得一头雾雨。结束这次考察时,欧阳鹏问钱小蓉有什么感想。
钱小蓉用带有批评的口气,说:你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你推销的东西,不应该高出批发市场上的价钱。
欧阳鹏笑着,说:行。有进步。
钱小蓉觉得欧阳鹏这个人有意思。她刚刚批评了他,不见解释,反过来还夸奖人了。她疑惑地望了欧阳鹏一眼。
欧阳鹏刚才是绕了一个弯子,或者说是,他们今天上午所有的活动都是一个弯子,现在该回到正道上来了。他说:你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通货,就是大流通的货品,到处可以买到的,没有你想要的利润空间。这就是我和你,今天上午来考察的目的。
钱小蓉恍然大悟。
已是午餐时间,他们走进一家室内大排挡。钱小蓉说她腿脚累得不行了。她随便点了三道菜。在等待上菜的空隙,钱小蓉说出了对介入酒行业的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