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中医的研究具有不可比较性和不可重复,几千年的历史虽积累了大量经验,却没有西医规律性,简洁性、易于传授。中医讲究病者百态,对症下药,所以这些积累下来的药方对于大数据寻找规律尤为重要。
陈知礼大体了解了情况,回到会议室。韩琦教授问诊结束,火急火燎赶过来:“小李,泡茶。”
会议是临时组织的,所以没太多规矩,无非是了解下目前医院这边的难点,大家有问题就直接问,总体气氛还算融洽。
大家认真讨论完遇到的问题,唐念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的记录着,问题都大差不多,集中在识别这块。
陈知礼说:“韩教授的这边还是按计划来,识别系统的优化由我们团队解决。”
韩教授欣慰点头:“太好了,这些手写病例非常宝贵,我还真怕用不了。”
陈知礼:“目前全连接层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在手写识别的准确率是94%,听着数值很高,但在实际应用时100个汉字就会有6个错字,如果字迹潦草,错误率会更高,这非常影响数据的正确性,所以我的意见是把正确率提升到98%。”
说着他看了眼唐念,本想引她接下这个任务,但对方并没有那个意思,低头扣着手指头。
“如果能把手写识别的正确率提升到98%,不仅能极大提升数据准确性,中医精准诊疗也会跟着提升不少,这是个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陈知礼看着唐念,不指望她能接话了,主动询问:“唐念同学,你觉得能做到呢?”
唐念怔了下,抬脸看到会议桌上数十双眼睛炯炯、一脸期待地盯着她:“能吧……但我不行。”
任他吹出花,也别想把坑挖给她。
韩教授哈哈笑着:“唐同学太谦虚了。”
陈知礼耸耸肩,继而笑了:“既然唐念同学说能,想来她应是有想法,后续我们内部再单独讨论。”
唐念:“……”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散了会,韩教授要请大家吃饭,陈知礼推辞不过,答应下来。
聚餐地点是这边有名的中式会所,白墙黑瓦,雅间内贴着水墨丹青的壁纸,原木屏风,古色古香的氛围感。
虽说是私下聚餐,话题来来去去不过是学术圈的事,资金不够,项目申不下来,留不到人才啦云云。
“你想想ai医疗都出来多少年了,国家能大批大批的培养西医人才,为什么?就是因为西医有完整的医疗体系啊。老中医们还固步自封,守着祖上传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