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龙不喜欢吃肉馅,每次都偷偷扔掉,还觉得不好吃,现在重新吃这种美味,才发现当时真够傻的,扔掉的全都是精髓。
一顿饭吃完,每个人都吃得有些撑。
沈佳悦揉揉肚子,打算回去了做半小时静态瑜伽,促进一下肠胃蠕动,再去楼上跳会儿操,尽可能把脂肪减掉。
陈燕曾晓琪窦雯静等人也打算回去锻炼身体,这么吃,回头大家都会吃成肉球的,几人甚至还在群里相互打气,连远在沪上的肖晴也跟着要健身打卡。
林旭起身给墩墩蒸了条鳝鱼,小家伙吃得很开心。
下班走的时候,他又从水族箱里捞了两条,当成墩墩晚上的夜宵和明天的早餐。
随后几天,他都在店里守着,学校的事儿已经全权交给了甄文生负责,不用再多操心。
很快,周日来临,谢保民一大早就来到店里,见到林旭就问道:
“师父不是让我教你孔雀鱼翅吗?今儿有时间没?有的话我教教你。”
林旭当即来了兴趣:
“行啊,我正想学呢!”
第八百二十二章 王瓜是什么?惟妙惟肖的高端菜品——孔雀鱼翅!
“师兄,做孔雀鱼翅都需要什么配料啊?”
既然要做学这道菜,就得先把食材准备好,幸好店里有发好的鱼翅,随时可以用。
谢保民说道:
“配料还真不少,除了鱼翅之外,还要用到海参、鸡丝、鸡蛋、蛋清、鸡蓉、鲜笋、小油菜、金华火腿、鸡油、高汤、王瓜片以及各种调味品……”
王瓜片?
林旭好奇的问道:
“王瓜是啥玩意儿?”
“就是黄瓜,不过在高端菜中,一般都用王瓜来称呼。”
百多年前,要是对卖菜的小贩说来两根黄瓜,对方估计会莫名其妙,但你要说来两根王瓜,小贩立马秒懂。
民国之前,黄瓜的正式称呼一直都是王瓜,黄瓜反而是个小众冷门称呼。
之所以喊王瓜,是因为黄瓜“先于诸瓜而生,故而为王”,意思是黄瓜生长最早,清朝那会儿暖房技术成熟,每年农历二月就有头茬黄瓜上市。
不过那会儿的黄瓜超级贵,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京都竹枝词》中有这么一首诗来批评头茬黄瓜的金贵:
“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微物不能增寿命,万钱一食亦何心?”
谢保民笑着说道:
“据说清朝末年京城有个名叫潘炳年的著名学者,曾在八大居的广和居请新交的外地朋友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