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来了也没啥,无非那点破事,攀人情,拉投资,姚远三言两语打发走了对方,琢磨着投点资也行吧。
以前他不喜欢老家的营商环境,不愿意投资,现在觉得无所谓了。
他什么体量啊,出去助农都是按当地GDP算的,低于自己身家的才叫贫困。随便漏出一点,就够老家消化的。
再者,可能年纪越来越大,也想要一份“回馈桑梓”的虚名。
等消息传到市里,市领导匆匆赶来的时候,姚远已经离开了,但把江超留下说明了一下投资意愿,也算给了个薄面。
2009年的时候,《建国大业》一改以往主旋律的八股文格式,采用群星战术,让人耳目一新。
10年过去,建国70年大庆,主旋律再度扎堆上映,又迎来了一波变革,既有明星,又注重故事,当然故事讲的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
《攀登者》以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事迹为背景,拍的跟屎一样。
《中国机长》改编自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缺陷明显,但还能一看。
《我和我的祖国》宣传力度最大,重新录制的同名歌曲铺遍了大街小巷,耳朵都起茧子了。
姚远赶走了陈大导、张一白、管虎、徐峥,也没用文牧野,转而是宁浩、黄建新、姜文、韩延、郭帆、薛晓璐、彭非/闫大魔的组合。
陈大导的文艺范扶贫主题《白昼流星》,没有在这个世界出现,可谓功德一桩。
这部分交给了黄建新。
他找了个原型,叫唐胜杰,89年生人,老家甘肃,农村娃,家里孩子多,条件差,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了航天员——在2023年搭载神舟十七号成功飞天。
虽然唐胜杰现在只是预备航天员,但拍电影可以艺术加工嘛,讲一个农村穷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