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凄凉。
操场上支着长长的晾衣架,上面晒满了各种各样的衣服,但更多的是白色的纱布,几名女护士正在那里忙着,她们没有装军装,只是很普通的衣服,她们表情很愉快,并在欢快地哼着歌儿,因此并没有注意到李志远这边,而且篮球架也正好挡在前面不远。更远的地方有一些伤员聚在楼房附近的树下一起闲谈着,大门就在那一边,可以隐隐看见几名持枪的战士立在那里。
李志远整了整军装,若无其事地走过操场,他努力使自己的脚步走得平稳些,并朝着向他望来的女护士报以微笑。
在走过那些战士的身边时,李志远不禁心中有些发毛,因为不时地有人向他敬礼,而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礼才好。
尽管在芳草湖时有点印象,在来昌吉时也听牧人说起那么一些,但总体来说,李志远对人民军队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抗日战争初期阶段,对这支后来越来越强大的军队也越来越陌生,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
但是在他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官兵平等”,这和国民党军队中等级分明有着完全的不同。据说“官兵平等”最初是因为共产党的军官干部十分缺乏,而同国民党交战时,国民党士兵往往射击的目标是对准了这些军官干部,让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干部军官就更加稀罕了,共产党这才想出了“官兵平等“这条妙计,在军服上设计花了点心思,让敌人在军服上一时很难分辨出谁是军官谁是士兵,从而减少了战斗减员。
但是李志远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可信,他更愿意相信共产党的军官是平易近人的,更乐于同战士打交道,从而战士也更愿意自觉地冲锋陷阵,这也是他们国民党之所以失败的一个原因。就连他们的最高统帅蒋校长也曾对他们这些士官进行了批评:“共产党能打胜仗,能打硬仗,从他们的基层干部冲锋陷阵时的口号就可以看出孰强孰弱,他们的军官说的是跟我上,而我们的军官则说的是给我上,虽说是一字之差啊,但其中的深意你们则要好好反醒一下吧。”
李志远面带微笑,对所有经过的人都做着同样的动作,点头、微笑、最后轻轻挥一挥手,那动作是如此的潇洒,好像徐志摩那句诗般:“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的云彩。”
最后李志远安全地通过了大门,来到了大街上。
这条街道显得很冷清,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建筑,也没有什么人在走动。只有几间临时的搭建,看上去是在卖些日常用品,但是少得可怜。左边的尽头是一座土坡,后面一片荒凉。
在医院大门的左边不远处的树下,一名看上去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