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远勉强将穆劲威面对着着沙壁在水中站稳,一只手提着他的腰带,保持身子站立,然后一只手紧握拳头,将突起顶在他的脊椎骨的中部,慢慢转动,徐徐加力,只见穆劲威胸脯起伏,然后喉咙响了几声,然后开始呕吐,吐出的几口水中都带着不少的血。
穆劲威的头上冒出了一些汗,脸色看上出好了很多,至少有了些颜色,身子也不再发抖,当李志远问他怎么样时,他说:“好累!”然后身子顿时萎缩下来,李志远只能两手将他抱住。只听见穆劲威已发出均匀的鼾声,想不到他竟然转眼间就睡着了,在吐了血水后,他的身子自然是更加虚弱啦,但有一点,李志远相信,那就是穆劲威已逃过了死神的召唤。
穆劲威无力地趴在李志远的身上,李志远反觉得在水中抱着他的头,借助浮力还要轻松的多。
李志远向右侧看去,那是萨里海和伊万上尉消失的地方,水从一个沙壁下静静地流过,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向左看去,也是一样。
李志远抬头望望天空,刚才那耀眼的阳光已看不见了,天空已暗了许多,李志远叹了口气,好像是在对着穆劲威说,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古人常云,坐井观天,那是在嘲笑如同坐在井底的青蛙的那样的人眼界渺小,见识很少,从而思想狭窄,可是只有坐在井底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就算自己再如此充满理想和报负,可也无法摆脱残酷现实的存在,有力使不出,倒不如说更能体现出那些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境更加的合适些。”
突然间,李志远心头一震,如遇闪电,他不禁给了自己脸上一记:“真笨!”顿时心中充满了希望,因为“井”这个字让他突然想起了在新疆有着一种特殊的水利灌溉系统,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那就是坎儿井。
李志远曾经就在吐鲁番哈密地区参观过这种井,据说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达到了惊人的5000公里长。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数十万亩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番是中国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