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世俗一切大智慧,即使那些只想平凡的过一生的人,也有同样的想法。那么智慧从何而来?智慧源自于学习、观察和思考。
学习是打开成功宝库的钥匙。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自己的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的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能后悔莫及。
一只野狼卧在草地上,正在那里磨牙。狐狸看到了,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都在休息,你也加入我们的队伍中吗?”野狼没说什么,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都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附近徘徊,又没有其他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知识的存在是为了磨炼智慧,而学习却能磨炼人的心性和思维。只有不断的学习,人的智慧才会得能增长,才会不断的得以更新完善。虽然知识也源于实践和经验,但是一个人由于受时空和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去实践,去经历,而更多的是来自别人既有的以经验。书本无疑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的仓库,你走进这个仓库,既丰富头脑,又启迪思维。因此,学习是获得智慧的首要条件。
假如只是收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等于徒然堆积许多书本而不用,同样是一种浪费。如果学习只是一味的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来又有何用。所以说,学习应该是一个怀疑、思考、提高知性能力的过程。
⒊学习什么呢?
这个问题就大了。人的一生,想要取得成功,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首先,要学会如何生存,只有生存才会有发展,怎样快乐的生存,就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学问。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江边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在江中游玩。
小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
船夫回答说:“先生,我不会。”
教授接着又问:“那你会物理吗?”
船夫回答:“物理?我也不会。”
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电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