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思维最完美的演绎。
发散性思维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任何可以适合用这种思维的事物,都要从多角去思考引申,从而得到超常的发挥。
⑷换位思考,角色扮演。
俗语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又有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人们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习惯于用主观的、单一的思路进行思考,跳不出自我的圈子,长久下去就会形成“舍我其谁”的态度,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阅历也千差万别,工作能力和经验也有高低之分,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都有所差异。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降低姿态、转换角度、调整视角、变换位置,在求同中存异,在比较中反思,将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结合到本身工作岗位中去,其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关于这种思维的方式,其实是相当简单,但在事情发生时,许多人都难以做到。换位思考涉及到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
一个人想辨认自己和他人想法中的假设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原因如下:第一,假设总是藏而不露。各种假设总是藏身于观点和想法之下。第二,各种假设都源于背景知识,因此它属于你的第二天性。你在潜意识里就会进行假设。第三,你的某些假设存在由来已久,以至于你已不再觉得那是假设,而是把它当作了事实。一旦你可以辨认假设,你就可以更客观并且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了。
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无论在任何场合,主动地抨击或维护另一个假设有助于你辨认潜在的假设。比如说,假定在讨论心理学的某章节时老师说“要消除病入膏肓的病人对家庭的负担,最好的办法就是安乐死。”你该怎样评价老师的假设呢?如果你能找到另一个假设并进行辩护,比如说收容所,你可能就会认识到老师的假设,即病人的死对病人的家庭是最有益的。
辨认别人的假设的另一种方法是找出他们用来影响你的定性词。同样,这些词富有劝说力,可以让你接受某个观点而摒弃其他。再考虑一下老师说过的话:“要消除病入膏肓的病人对家庭的负担,最好的办法就是安乐死。”哪些词定义不清楚,能够引起争议?病入膏肓,病人,安乐死是很精确的,那么负担和最好怎么样?这两个词的定义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而不同。找出这样的词有助于你辨认、澄清定义假设。
观察视角涉及到角度──你观察或评价事物的立场。宇航员从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与你从窗户里看地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同样,你的观察角度影响你看待事情的结果。性别、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