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赖的“罪行”。大文学家孔子自己动手编辑的经典著作,破绽固然极少,不过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合编的《论语》却被边不负揪出足足一百零三条“罪状”来了。
《论语》是孔子死后,一众徒子徒孙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老师,而特意编写的。众徒子徒孙们回忆起孔夫子生前说过的话,一一记录下来,整编成册,其性质就相当于后世的《某某某语录》。由于孔夫子的门徒实在太多,你回忆一句,我回忆一句,七嘴八舌的,难免就有些散乱不堪,再加上为了精简篇幅,往往就把孔子发言的时间地点环境给省去了,只是光秃秃的一句“子曰。。。。。。”。大家都知道,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之下,可以代表很多种不同的意思,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由于孔子的徒子徒孙们过于吝啬笔墨,结果就给了最擅长断章取义,选择性失明的边不负钻了空子,故意曲解反解,混淆视听。说出去的话等于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这些流传千古,白纸黑字的儒家至理名言竟然也有沦落为边不负批判孔子的如山铁证的一天。
二十章 南征北战(30)下
如那句众人皆知的“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是被无数无奈gg用滥了,无数自强mm恨腻了。歧视女性啊!其实认真考究起来,孔子一直是个很尊重女性的人。比如说:孔子周游列国14年,只在家中有妻,在外无妾,这在当时很少见;在他归国前两年妻子去世,他也未续弦;孔子之子孔鲤早于他去世,其妻改嫁,孔子并未阻拦;经孔子整理的《诗经》保存着《关》。。的怨妇诗等等。
既然孔子如此尊重妇女,那么他为什么要说出这种混话呢?关于这个问题,民间传闻,孔子女儿出嫁之后,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孔子又没有办法帮助女儿,于是才发此感慨。而学者一般认为,孔子说这话只是为了专门讽刺某个昏庸君主和他的狐魅夫人,多半是这对夫妇事先主动招惹了他老人家。由此可见,孔子说这话纯粹是当时心情不好,就事论事,发发牢骚而已,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坏就坏在当时跟在孔子身边的那个门徒是个狂热的“超级铁杆粉丝”,本着凡是夫子说的都是对的,凡是夫子说的都要记录的原则,很没脑子的将这句牢骚话当成了至理名言,也搬上了论语,平白为夫子脸上摸黑。
这条“罪状”落到了边不负手里之后,大奸贼孔子所犯得错已经不光是歧视女性。违背乐土男女平等原则的普遍性问题了,而又引申出不孝地人伦大罪!孔子他妈难道不是女子吗?将自己老母比成小人,感慨难以供养,这还不是不孝?于是提倡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