烁的玉玺,玺上镌雕上五龙交纽的纹样,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补上黄金。秦川翻过玉玺,见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不由得摇头暗想:就是这八个字,让此玉玺成了“皇权天授”的象征,成为历代相传和改朝换代必争的神器。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还不是二世而亡!所谓神器,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和氏璧忽然白光大作,转眼间又变为绿光,弹指之间又渐渐隐去。秦川心中吃了一惊,心道:这和氏璧果然有些门道!秦川仔细研究,发觉侧着看它则色碧,正着看它则色白,观看角度不同,则和氏璧的变幻也不同。秦川沉吟良久,最终下了结论道:“这和氏璧应该是块极品月光石。不知为何竟然有了吸收能量的特性。”
师妃暄心中一惊,肃然起敬道:“秦兄果然见多识广。宁散人也曾推测此乃月光石,只不过没秦兄这么肯定罢了。”
徐子陵一眼瞥见李世民神色黯然,显然是心有所思,便问道:“世民兄神色为何如此悲伤?”
李世民感慨道:“当年楚人卞和见凤凰栖息于荆山之上,认定凤凰栖息的石头一定是宝石。于是献给厉王,楚廷玉石之匠说是石头,厉王怒,于是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武王继位,卞和再献,工匠又说是石头,继断其右足。及文王继位,卞和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流出了血。文王派人寻问,卞和道:我悲伤的不是双足被砍断,而是宝玉被认成石头,诚实的人被认为是骗子。文王随即命令治玉的工匠琢磨这块璞玉,果然是一块举世罕见的宝玉,于是被命名为‘和氏璧’。当年韩非在竹简上刻下这‘和氏璧’故事想必也是满含一腔孤愤,感叹自己所献的‘帝王之璞’——‘以法治国’的帝王之术也如这和氏献玉一样艰难。”众人都知他是借韩非来讽喻自己这么一块宝玉却难以被阀主李渊所赏识宠信。
徐子陵道:“这卞和也太过执著了。既然国君不识宝,留着自己把玩有何不可?为此断送了两只脚仍不死心,哭得泪干流血,也太不值了。”
秦川道:“徐兄果然有见识。世俗蠢人为了虚名往往连命都不要了。依我看来,凤凰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东西,那卞和又岂能见到?想必卞和在辨玉方面有些本事,能将石中之玉认出来。寻到了这块内藏和氏璧的石头之后,便想弄出点名声来。然光靠玉之本身,价值实在有限,但若能够把玉的来历神话,那这块玉的价值自然能不同凡响。卞和想出名想疯了,做梦也希望自己能名留青史,所以编了个凤凰的神话,把整个事情神秘化。他知道受的冤屈越大,将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