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杆上绑着十余只火把,每个火把相距三尺许,火把头尾都按一个方向。那亲随将竹杆扛在肩上,这十余火把便立着,然是点燃,远远看火头便以为有十余人,其实仅是一人而已。
楚月儿笑道:“原来是这么个搞法!月儿先前十分奇怪,正说哪来这么多援军呢!”东屠愁道:“龙伯走时特地安排,让我们得到飞鸽传书,便按书上地点设埋伏,还特地教这疑兵之法。龙伯说了,若是在山上多插火头,这火头不能移动,骗他人可以,却瞒不过文种。只有这活动火把之法,才能让文种深信不疑。我们一路赶来关外,初更时埋伏到两侧山上,将预先做好的火把准备好,一见敌营火起,便点燃火把大声呐喊,假意下山。嘿嘿,我们不过两千多族人,文种定以为我们有两万多人。”
楚月儿道:“哎,夫君委实聪明得紧,这法子月儿可想不出来!咦,那两侧射箭挡住越军的又是谁?”伍封笑道:“那自然是满饰人了,他们最善射箭,我让他们一千族人分在两旁,向敌人放箭。越人营内生火,处处见敌,军心动摇之下,怎辨得出究竟有多少人放箭?他们见了山上的火把,自然以为有许多人了。令子,满饰长老他们怎么未回来?”东屠愁笑道:“长老恨越人久矣,此刻随鲍兴将军追赶上去了。”
楚月儿点头道:“原来如此!夫君,那日我见你将东屠令子、满饰长老和倭人官爷都叫了去,倭人又干什么去了?”伍封道:“文种想逃,我自然要派人埋伏截杀一下,以示我人数众多,不仅能围杀越军,还有埋伏的人数,告诉他我们莱夷已经全民皆兵,让他不敢小觑莱夷,再打主意。是以让倭人在林营城附近埋伏,文种要逃,必先想着林营,等他们陆续往林营逃时,伏兵便大张旗鼓,弄得惊天动地。大凡这逃散之士卒,都是后卒看前卒,逃命要紧,形如惊弓之鸟,只要前面的被袭,便会改道而逃,其余人都会跟了去,是以由不得文种带人入城。而城内少许士卒见大军逃散,还怎敢困守孤城,自然是弃城随大队而逃了,老爷子他们便夺下林营城,再与这镇莱关呈犄角之势,相互照应。”
楚月儿会意道:“这么说,小兴儿是故意让他们逃出营,然后再追杀上去?”伍封点头道:“小兴儿由主城带来的士卒不会超过三千,这些都是莱夷势危时,冉雍先生他们临时招集的士卒,本不善战,越军人数又多,是以不能让小兴儿带人硬堵,只能让他们逃出营,然后远远地大呼小叫追赶,逼得文种的士卒远远遁走而不敢停留,满饰人自愿跟上去,声势就更大了些。”
午饭时圉公阳清点越营回来,报称缴获兵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