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
……
五月十六日正午,剩下的两万不到的反叛贵族军发生了内讧,普通士兵格杀长官打开了城门。
十万帝国军一拥而入,几千反叛贵族私兵付隅顽抗,只是这微薄的抵抗个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就被皇帝的愤怒大军给淹没了。
十六日晚,雷兹多尼亚灯火通明,帝国军官兵奉皇帝的圣旨在城里展开了疯狂的抓捕行动。许多名单上的反叛贵族在前来抓捕的人到来前就在家自杀,而少部分拿起武器反抗的,也被当场砍成了肉泥,而失去自杀勇气的贵族一被抓获,就被宣判死刑押送皇宫前的广场执行绞刑。
和几个月前那场反叛贵族攻入帝都相反,饱受反叛贵族恐怖统治的帝都市民都保持着异常的冷漠和平静。人们大着胆子站在自家门前观看着一队队帝国军赶着反叛贵族全家老少朝广场走,然后又看着一车车尸体朝外运,在喜悦的同时也暗暗神伤,因为这已经是几年来第三次贵族大清洗了。
天亮了,除了皇宫相对保持着安宁外,包括卡赭莱子爵在内的反叛贵族及其男性家属超过两千人被帝国军全部处死,城外平原的大坑里丢满了那些身穿光鲜贵族服饰的尸体。而那些反叛贵族家的女眷幼儿,则被帝国皇帝贬为平民。这个处置要求,科尔诺威特转达阿斯罗菲克帝国宰相克斯莱公爵的意思执行的,对此,皇帝没有任何不满。
而那位制造出这场帝国历史长最大规模贵族反叛根源的前帝国宰相拉得维希尔公爵,则在地牢里自杀了,交到银狼手里的只是一具尸体,而科尔诺威特看都没看一眼就还给了帝国。
至此,延续三个月的卡傲奇帝国内乱终于落下帷幕。联合干涉军除帝都雷兹多尼亚外,陆续接管了帝国境内几处重要军事据点。
五月十八日,收复国家才三日不到的帝国皇帝海里赫科尔斯宣布退位,将帝国军政大权交由前财政大臣贝兰斯伯爵等少数在叛乱中坚定立场的老贵族和部分国民代表,组成了帝国临时国民议会,并同联合干涉军展开艰难的谈判。
五月二十五日,持续一个星期的“雷兹多尼亚条约”正式签定。
和平条约如下:第一,卡傲奇帝国皇帝位由在内战中坚决支持海里赫科尔斯的格拉赫亲王的长子托米斯·格拉赫·维克萨尔森继承,此人年少多学,性情温和,是难得的帝国维克萨尔森皇室中的温和派代表。
第二,卡傲奇帝国放弃对费尔提兰商业自治领的名义上的地区封爵控制,费尔提兰商业自治领自条约签定之日起正式独立,成立“费尔提兰大公国”,领主萨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