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老人抬了一下手,想打个手势也没有举起来,叹了一口气转身进了大门。
卷八
更新时间2008…3…30 22:45:53 字数:14172
大年三十是一年当中最喜庆的日子,祭祖、包饺子过年、合家团圆千百年来成了人们在这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
宇文先生吃完早点就来到后院的北屋摆放晚上祭奠祖先所需的器物,前几天小儿子已经帮着打扫过了屋里没有什么尘土,只是没有摆放好祭祖要用的供品之类的东西。老人走进屋后敞开着屋门,从门后拿起一个鸡毛掸子先掸了掸供桌,又把八仙桌子上放的祖宗龛位细细地掸了一遍,掸起的一些灰尘粉末在屋门照射进来的阳光中飞舞。他走近靠墙放着的条案前,伸手用掸子轻轻地从上到下把挂在北墙正中老祖宗的画像也掸了一遍。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先祖唯一的画像,宇文一家人一直把这幅画像视作神灵一样供奉在这里,这幅画过去每年只在除夕祭祖时才拿出来挂上一次,让子孙们跪拜。由于这幅画已经传承了几百年了,这幅画又是画在宣纸上,每年收起来时卷来卷去的,有的地方也破损,去年经人裱糊后就挂在墙上没有摘下来,后来就一直挂在墙上。老人把鸡毛掸子放在八仙桌子上,走到那个长条案的东头。条案上有一个装轴画的长盒子,旁边放着对扣着的两个大镜框。宇文先生从盒子里拿出一轴画,打开。他从条案上有拿起一根三尺多长有铁钩的木棍,挑起画轴上的绳子把画挂在东面隔断上的钉子上。这是一幅两人的画像,画像画在黄卷上,画幅也很大,画面也很漂亮。这是宇文先生的爷爷在清朝做文案时穿官服的画像。宇文老人用两手端着把装有父亲母亲像片的镜框,绕过供桌把镜框放西边隔断前的太师椅上,然后一一给挂在西面的隔断上。宇文先生走到供桌前面又向后退了两步,首先抬起头来端详了一会儿挂在北墙正中挂的那幅先祖的画像,再左右环视了一下两面隔断上的画像和相片,老人觉得还挺满意。宇文先生转过身又从门后搬过一个小长桌放在供桌的前面,把蜡扦和香炉从条案上搬过来,拿抹布又把这些东西擦了一遍后,然后把它们摆放在小桌上。
“宇文奶奶!”
“宇文奶奶!”
“叔叔好!”
“您老端着这大盘、小盘的,去哪儿啊?”
院中传来几个女孩子对宇文太太的问候和穆天雄的问话声音。原来是宇文太太和大儿子端着上供用的点心从游廊过来时正好同穆天雄、他太太和他的两个女儿走了个对面。
“噢!端点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