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那灶王爷画得呆头呆脑没什么好看的,谁知道您要买它呢。”志仁漫不经心地回答。
宇文太太顾不得再和孩子解释什么了,连忙招呼孩子们回家走。
卷五
更新时间2008…3…22 9:56:00 字数:9572
北京每到逢年过节时,胡同里就有推车的,挑担的,肩背小木箱走街串巷的买卖人,什么卖小金鱼的、焊洋铁壶的、卖锅碗瓢盆的、临时占据一个地方做一点小本买卖,这一段时间放了寒假的孩子们总在胡同里逛来逛去看着玩。尤其这大影壁胡同,影壁前的这个小空场就好像专门为这些做小买卖的提供了一个场所,而且这些做小买卖的人就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他们从不扎堆,总是一个人前脚走了,另一个人跟着后脚就来了,他们就跟唱戏的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早晨太阳光一照到胡同里,到晚上太阳西斜前,孩子们在胡同里总是有的看。这些做小买卖最招孩子们看的就是吹糖稀的和捏面人的人,大冬天的吹糖稀的人挑一个担,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子,柜子上面的架子有带孔的木板,用来插放糖人。柜字面里面有一个小炭炉子,上面坐着一个化糖稀的铁勺。另一头也是一个小柜子,里面放着麦芽糖和苇子杆。只要他一进胡同就带来一股诱人的糖稀味,馋得使孩子直流口水。这吹糖稀的人一看影壁前挺宽敞,就放下担,支上炉子,他先不吆喝,先把手上粘上滑石粉,再从铁勺上取一点糖稀,在手上一揉搓,吹出一个撅嘴的公鸡往木架的孔里一插,然后又吹一只翘尾巴的老鼠拿在手里,这才招呼买卖。偶尔有大人出来,给小不点的孩子买一个吃,胡同里孩子们的压岁前还没到手,也就是围着看热闹,而且孩子们都觉得他的技艺十分奇异,可始终也无法了解他怎么就能吹出这些东西。吹糖稀的人一般看看没有什么买卖,吆喝一阵后就收摊走了。可没过多一会儿,就会有人吆喝着走进胡同,如果有个焊洋铁壶的、锯锅、锯碗的或者磨剪子磨刀的进了胡同,这讨厌的孩子就在胡同里踢球,要不然就在胡同里跟着人家后面,起哄地喊:“磨剪子,磨菜刀!磨老太太后腰嘞!”有时就在胡同的一头,几个孩子哼呼哎哟地重复:“锯锅、锯碗、锯大缸”的那几句吆喝,诚心给人家捣乱。他们这么一搅和人家几乎就坏了人家的买卖,做小买卖的人没有时间和他们理论也就离开,到别的地方去了。可当有个捏面人的背着小木箱的人进了胡同,在影壁前支起木箱做起他的买卖来,孩子们就围了过来观看。那捏面人手艺人的小木箱里有不同色彩的面条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