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失主咬定他的钱不是丢的,是被中学生偷了。这件事闹到学校里,中学生的一个同学爆料中学生的爸爸因为偷窃进了监狱,这样,中学生更是说不清了,因为人们的观念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最后中学生被人们强制扣上了“小偷”的帽子。
他的妈妈很伤心,原本因为丈夫偷窃入狱一家人抬不起头来,现在孩子又出了这种事。她发誓要找到那位证人,为儿子洗清冤屈!她带着儿子到处寻找证人,当时是90年代,不像现在信息那么发达,可以通过网络寻找,母子俩只能是到派出所询问,走访了一个又一个派出所。中学生本来体质就差,加上连日的奔波,最后病倒死去了。
在中学生的葬礼上,那位证人终于出现了,他是看到报纸上的消息赶来的,他痛心疾首地说:“是舆论害死了一个善良的孩子!”整件事终于沉冤得雪,但终究是个悲剧,一条无辜的生命死在了大众的舆论之下。所以舆论真的很可怕!
小娴死死地盯着扎破的车胎,硬是没掉下一滴眼泪。古云飞的话“凡事往好处想,总会有机会”在她耳边响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走自己的路,随他说去吧!她这样考虑,憋在胸口的闷气也就顺畅了。
她打电话给当地的修车公司,修车公司的人过来了,把她的车拖去换轮胎,如此折腾一番,等到她赶到杨河村,已经是晚上了。
她匆匆地来到郁青家,她家院子的大门紧锁。小娴连忙向邻居打听,邻居说,这家人今天刚搬走了。她懊悔不已,连忙问他们搬到哪里去了,邻居也不知道。
她感到十分失望,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有车过来的声音,她立即躲了起来。只见出租车里匆匆下来一个人,打开了院子的门,走了进去。
那人正是郁青!她今天跟父母搬到临镇的一个亲戚家,到那里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有重要的东西忘带了。为了怕人发现,所以她晚上回来取。
小娴走出来,出租车司机看到她了,但没有说什么。于是她进了院子,关上院子的门,在那里等候。过了一会儿,郁青拿着一份文件急急忙忙地出来,蓦然抬头,见到小娴,吓得文件掉到了地上。小娴帮她捡起来,惊讶地发现这是白董事的资金往来记录。
“你怎么会有这个?”小娴指着文件问郁青。
这时候她俩听到院子外有车开来,又有车开走,有人下车,朝她俩走来的声音。郁青紧张地把文件往小娴面前一推:“你先藏好!”
小娴刚收好文件,就听到身后有人推开门,说:“你们两个谁也别想逃!”
说这话的是“狐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