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想:男人,哪有不犯错误的?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他改了就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她可以到法院告他重婚罪,和东北那个女人一起去告,把这个亵渎神灵的家伙投进监狱,让他在里面蹲个三年两载,让他最后人财两空。
不不……
姗姗想:这样做也不合适,把麦迪弄进去固然是对他的一种惩罚,但我将要跟他一起站在法庭上,还有东北那个女人,这起离奇的三角重婚案必然会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记者会将我和他和她的照片还有我们三个人的丑闻登在报纸上,放在电视录像镜头里,我的名誉也要受到损害。
——那就只有继续忍受了,继续让他这样欺骗自己,也继续欺骗,在双重欺骗中继续让两个家都存在?不不……这无论如何也不行,即使姗姗再传统,毕竟是现代女性,哪个现代女人能容忍丈夫三妻四妾?
教堂里响起有人走动的声音,姗姗睁开眼睛,见是一个老教士来到圣像前,哆哆嗦嗦地给圣像前的蜡烛点灯。那一排蜡烛点燃了,烛光摇曳,恍恍惚惚。姗姗不明白,教堂里大亮的天点什么蜡烛?是为了证明神灵的存在吗?
老教士点完蜡烛以后离开了。
姗姗闭上眼睛继续自己的思索: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解决问题的前提。
那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前提是我不想放弃麦迪。
那么,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男人同时拥有两个女人,这就不合法不合情也不合理了。
但是,如果从这两个女人中减去一个女人,变成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不就合法合情合理了吗?
这就像一道“3一l二2”的小学生算数题一样简单。
但是,减去的这个“l”是谁?
是姗姗?
还是?
如果愿意放弃麦迪,那么事情就简单多了。
如果也像姗姗一样不愿意放弃哪?
那么,减去”l”的决定权就在麦迪手里了。
麦迪决定减去哪个“l”,取决于哪个女人在麦迪心里重要,或者说麦迪对哪个女人印象好。
站在被告席上的人还有选择权,这有些不合理。但又没有办法,因为在麦迪的生活中同时存在两个女人,他就有了选择余地;而在姗姗和这两个女人的生活中只存在一个男人,这就使她们没有了选择余地。
世界上的事物真是不可思议,本来姗姗有理的事情,现在反倒要考虑麦迪的好恶了。
接下来姗姗就又想:
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