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民会举吗?
不不,一般老百姓谁管这事?现代中国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单元对门住着都不知道谁是谁,4楼住的人死了好几天,3楼的人都不知道。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谁愿意多插嘴。
再说,东北和深圳相隔几千里,这生活的空间里有几千万几亿男人和女人,有几百万几千万人家,谁会注意到有个叫麦迪的男人和两个女人同时存在婚姻关系呢? 除非颜妤和姗姗这两个女人中有一个告发。
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两个女人一南一北,互不相识,颜妤这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到深圳来。姗姗也一辈子不会有机会到东北去。只要自己平施恩泽,谨慎小心,就不会出事。
退一步说,即使两个女人知道了重婚的事实,谁也不会去告发,哪个女人愿意家丑外扬。不是有不少女人被人*了也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吗?
而且,为了孩子麦迪也要这样做。颜妤不生孩子,就全当自己养活了一只不下蛋的母鸡。再和姗姗结婚,让她给自己生个孩子,当然最好是儿子,这样一来,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也解决了。
侥幸和慎重容易成为人性的天敌。
侥幸时常比慎重更有诱惑力。
一个大胆的重婚的决定就这样产生了。
从海边回到家里,麦迪对姗姗说:“我明天就回去,到单位开介绍信,你在这边准备一下,一下飞机我们就结婚。”
再一次到深圳时,麦迪果然开来一张单位的结婚介绍信。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盖有单位公章的空白介绍信他有一本,以前是为了出门办公事方便,现在办私事也方便了。
麦迪和姗姗在深圳结婚了。
他们是在街道办事处登记的。
婚礼是在教堂举行的,这也是姗姗的意见,姗姗说最近很多年轻人都兴这个。改革开放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引进了西方的婚礼形式。年轻人开始讨厌中国传统的那种吃吃喝喝、闹闹哄哄、马拉松式的婚礼,他们说中国的那种传统的婚礼仪式没有西方教堂婚礼仪式神圣庄严的气氛。
麦迪身穿西服,姗姗身穿白纱婚礼服双双步入教堂。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果然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但是,麦迪的内心却闪烁着一种与这神圣庄严的气氛所不和谐的音律。当麦迪挽住姗姗的手来到圣像前宣誓的时候,当风琴奏起了神圣的婚礼进行曲的时时候,当他们开始交换戒指时,当牧师为他和她祝福的时候,麦迪抬不起头来,他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