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字!
罗玉娥翻了翻白眼,这么多字,要她怎么凑?可她一转念,终于有些明白,脸却红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每天咬着笔杆,绞尽脑汁,把朱府里发生的大小事情,事无巨细的凑了封信回了过去。
一个多月后,宇文天牧的信又到了,先是肯定了罗玉娥按要求回信的行动,紧接着又严厉批评她重量不重质,净拿些别人的事来凑字数。象朱家老小倒还可以勉强扯得上边,怎么连家丁娶了个丫头也写上去了,还指名道姓。在信的最后,宇文天牧提出要求,让她多写点自己在干什么,样式参照后面。
罗玉娥往后一瞧,宇文天牧如记流水账般竟逐日记载了这一个月来的情形,墨迹浓淡有别,看来是分日记载的。罗玉娥想想,干脆也弄了沓信纸,每日写上日期。每晚睡前或多或少写上几句话,待积累一月后再给他寄去,这种方式终于得到宇文天牧的首肯。
春暖花开的时候,朱家第一个重孙诞生了。
据说本来胎位不正,有些凶险,偏偏那么巧,节骨眼上孩子的父亲终于赶回了家门,孩子听见父亲在外面焦急的大声呼唤,急着要见爹,一下子头就转正了,母子平安。朱兆丰本来还莫名其妙儿子怎么突然跑回来了,可见了孙子,笑得合不拢嘴,也没空理儿子了。琢磨了许久,给孙子起了个名儿叫朱明重,说是希望这孩子将来能稳重些,别象他爹这么毛毛躁躁的。三朝一满就忙不迭的发来消息,一是告知喜讯,二是想请示老太爷能不能先给孩子和他娘一个名份。
朱靖羽笑道,“这会子兆丰可也着急了,你瞧他给那孩子起的名儿。明重,私心里可重视这孩子呢!”
朱兆年道,“按理说,这没娶妻就纳妾确实落人垢病。可景行娶妻还不知得等到哪一出,孩子一天天长大,亲娘没个名分也确实不好。爹,您说该怎么办?”
朱靖羽道,“算啦,咱家也不是什么当官的名门世家,说穿了不过仍是商贾之流,没那么多讲究的,给那丫头一个名份吧。景行若是因此被人说闲话,日后讨不到好老婆,也是他自找的,须怨不得别人。”
朱兆年点头道,“行,那我就给二弟回信了。爹,我想让景行在家住到孩子满月再让他回辽东,等他在那边呆够一年就让他回来吧。我再安排长房其他子侄象景清、景仁包括景亚他们轮流去替换,您看行么?”
朱靖羽点头道,“这些事你自己看着安排就好了。”
朱兆年给二弟回了信,自己的心情却有些喜忧参半。
朱夫人道,“兆年,你是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