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个卿士之位,那是抢破了脑袋也要提着脑袋去抢的职位。周朝的卿士头衔,一般都是给予诸侯的。例如周平王时期的卿士郑伯寤生,周平王想要废掉郑伯寤生扶持的虢公忌父,无论是郑伯还是虢公,都是诸侯,他们管理自己的封地同时,也会接受周天子册封的朝中职位。
其三,诸侯。诸侯虽然有爵位在身,但看这条直线关系就知道,诸侯的地位在卿士之下。其实单纯说地位也不准确,但确实可以如此理。因为历来的卿士多半都是诸侯,因此赋予了卿士地位的诸侯,确实比其他诸侯的地位要高。就如同三国时期的太守,各位封国地区的诸侯虽然没有天子听起来高贵,但是他们手里的兵权,经过长时间的并吞和发展,已经超越了周八师的两万五千兵马,初步展开了春秋争霸的局面。
其四,卿大夫。太宰乃众卿之首,之前提过,卿士多为诸侯,但是诸侯们都留在自己的封地管理自己的土地,同时又被赋予了卿士的职位,还要管着大周的朝中事宜,有些时候是忙不过来的。因此很多时候卿士的头衔听起来好听,权威也很大,但关键是卿士本人太忙,压根忙不过来。因此太宰,才是周王室洛师之中的百官之首,虽头衔没有卿士大,但事无巨细,太宰都会处理,太宰可谓是天子的贴心小棉袄儿。
其五,士。士比卿要低一等,但又比普通人高一等,例如膳夫上士、医官上士等等。
其六,国人。大周的国人,就是普通百姓,但并非一般平头百姓都称成为国人。国人还是有点等级的百姓,住在城内的百姓才能称为国人,在这个年代,国人是受到律法保护的。
其七,野人。相对比国人,住在城外郊区,流浪街头的人,都称之为野人,野人的地位在这条直线的最下端,可以说野人比不上一头牛,别说是一头尊贵的牛了,在那个年代,牛是用来司祭的尊贵动物,野人却什么都不是,死了恐怕都无人知晓。
而天官冢宰,便是所说的当朝太宰,位高权重。虽诸侯们各自强大,但是春秋时期还讲究礼仪,表面上要尊重天子,如果一旦有人不尊重天子,就会被其他诸侯找到借口,兴兵讨伐。因着这种种的表面缘故,诸侯们也会找机会亲近太宰,拉近与洛师与天子之间的关系,为的便是名正言顺的制衡其他诸侯。
太宰一职,有权威,有人脉,关系网可谓纵横在一百多个诸侯国之间,说他一句一手遮天,手可通天,一点子也不为过。
祁律听公孙子都说出“太宰”两个字,瞬间也明了了,为何郑伯寤生会如此“一意孤行”。
郑伯寤生必然觉得,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