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剩下的一家出七十五。
两兄弟都是有国家补贴的人,自然都能拿的出这七十五。不过通过这件事,谢兰兰确定,宁长安那小金库的事儿啊,宁父宁母也都不知道呢!看着光风霁月的,实际上心眼胚坏。
那一千斤粮食,这几个月里,已经被陆陆续续的拿回了宁家的地窖里。宁母下去整理了一番,仔细的把这些粮食整齐的摆好,才觉得安心了许多。现在地窖里头是被塞的满满当当的,就是一家人敞开了肚皮吃,也能吃上个一年多了。
今天中午,宁家吃的是干饭。现在刚刚分了粮食,大多数人家吃的都还不算太差。谢兰兰趁机弄点好的,吃起来也不那么打眼。宁母看见了,也睁只眼闭只眼的,放过了。但再过段日子,可就不能这么吃了。别人都因为吃的少饿的瘦了,他们家却依旧一个个的还是本来的样子。那岂不是在告诉别人,他们家粮食多吗?
谢兰兰把米淘好,切了两块咸鱼放进饭锅里蒸。然后又炒了两个素菜,就这样的饭,在小杨村,也是难得再难得的了。到底是旱灾在宁母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宁母在油罐子里放了一块棉花。炒菜要用油的话,就拿棉花在锅里擦一擦,锅上沾了油就行。宁母这样的做法让谢兰兰每回做菜,也忍不住少放了油。这么半罐子的油,照着这样的吃法,估计能吃上一年。
等饭端上桌,宁父忍不住笑着打趣了一句:“现在这情况,指不定县长家都没有我们吃的好呢!”
的确,现在农村虽然困难,但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城里却不一样了。
农村有田地,种了粮食总能分到不少。可城里却难得很了。城里的粮食都是国家发的,但现在饥荒严重,哪里都缺粮食,粮食到底往那儿发呢?南方的饥荒今年才刚刚开始,情况没有北方严重。所以,国家的粮食补贴,还是倾向北方比较多。南方确实没有北方严重,但城里头的却不一定比北方好过。城里头的粮食都是固定一月一领,领到的粮食刚好够一家人吃。现在虽然还没到没粮食发的地步,但发的少了,一家人生活起来也艰难。
这咸鱼正是年前路宏量带来的那只,鱼大的很,一直放在厨房里挂着。虽然是咸货,但也放不了太久。也就是今年旱灾,不然早就上霉了。谢兰兰隔个几天就蒸两块,放上几根大葱和蒜瓣,不管是吃饭还是喝粥,都香得很。
今年素菜也难得,菜地里的韭菜好不容易上来了一从,谢兰兰赶紧割了,炒了端上桌。再不吃,被晒干了也就没得吃了。看这天气,能不能再割下一波韭菜,那可就说不准了。
今天吃的米饭咸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